8.(1)在做“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某同學先測得擺線長為89.2cm,擺球的直徑如圖1所示,然后用秒表記錄了單擺做30次全振動.
①該單擺的擺長為90.225cm.
②如果該同學測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BCD
A.測擺長時記錄的是擺球的直徑
B.開始計時時,秒表過遲按下
C.擺線上端牢固地系于懸點,擺動中出現(xiàn)松動,使擺線長度增加了
D.實驗中誤將29次全振動數(shù)為30次
③為了提高實驗精度,在實驗中可改變幾次擺長l,測出相應的周期T,從而得出一組對應的l與T的數(shù)值,再以l為橫坐標,T2為縱坐標,將所得數(shù)據(jù)連成直線如圖2所示,則測得的重力加速度g=9.82 m/s2(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2)另一同學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用的擺球密度不均勻,無法確定重心位置.他第一次量得懸線長為l1(不計半徑),測得周期為T1;第二次量得懸線長為l2,測得周期為T2.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g=$\frac{4{π}^{2}({l}_{1}-{l}_{2})}{{T}_{1}^{2}-{T}_{2}^{2}}$.

分析 (1)擺長為繩長與球的半徑之和.由$T=2π\(zhòng)sqrt{\frac{L}{g}}$,得:$g=\frac{4{π}^{2}L}{{T}^{2}}$,據(jù)此表達式可確定引起測量值偏大的因素.
(2)由$g=\frac{4{π}^{2}L}{{T}^{2}}$,得:${T}^{2}=\frac{4{π}^{2}}{g}L$,則圖線的斜率為K=$\frac{4{π}^{2}}{g}$.據(jù)此可分析求得g.
(3)設半徑為r,兩次分別列周期公式組成方程組,可求解.

解答 解:(1)球的直徑為:20+mm+10×0.05=20.50mm=2.050cm  半徑為r=$\frac{2.050}{2}$=1.025cm
        則擺長L=89.2+1.025cm=90.225cm
    由$T=2π\(zhòng)sqrt{\frac{L}{g}}$,得:$g=\frac{4{π}^{2}L}{{T}^{2}}$,可知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L偏大,T偏小
A、計算時把擺線長加上球的直徑的值作為擺長L時,擺長L偏大,則g的測量值偏大.故A正確.
B、開始計時時,秒表按下過遲,記錄的時間t偏小,由T=$\frac{t}{n}$算出的周期偏小,g的測量值偏大.故B正確.
C、擺線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懸點,振動時出現(xiàn)松動時,擺長變大,振動變慢,周期T的測量值偏大,則g的測量值偏。蔆錯誤.
D、實驗時誤把29次全振動次數(shù)記為30次,由T=$\frac{t}{n}$算出的周期偏小,g的測量值偏大.故D正確
故選:ABD
   可知圖線的斜率為:K=$\frac{4{π}^{2}}{g}$.得g=$\frac{4{π}^{2}}{K}$=9.86m/s2
(2)第一次:${T}_{1}=2π\(zhòng)sqrt{\frac{{l}_{1}+r}{g}}$  第二次:${T}_{2}=2π\(zhòng)sqrt{\frac{{l}_{2}+r}{g}}$
      由以上兩式可得:g=$\frac{4{π}^{2}({l}_{1}-{l}_{2})}{{T}_{1}^{2}-{T}_{2}^{2}}$
故答案為(1)①90.225、贏BD、9.86 m/s2 (2)$\frac{4{π}^{2}({l}_{1}-{l}_{2})}{{T}_{1}^{2}-{T}_{2}^{2}}$

點評 游標卡尺讀數(shù)時,可先以毫米為單位讀數(shù),再進行單位換算.物理圖象常常根據(jù)解析式研究其意義.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小球套在光滑豎直桿上,輕質彈簧一端固定于O點,另一端與該小球相連.現(xiàn)將小球從A點由靜止釋放,沿桿經過C點運動到B點,已知OA長度小于OB長度且等于OC長,彈簧處于OA、OB兩位置時彈力大小相等.則在此過程中( 。
A.彈簧彈力一直對小球做負功
B.彈簧彈性勢能相等的位置有兩個
C.小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的位置有兩個
D.小球由A至C過程中動能的增加量小于由C到B過程中動能的增加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長為4.9m的豎直桿的下端距離一豎直隧道口上沿4.9m,若這隧道長也是4.9m,讓這根桿自由下落,桿能自由穿過隧道,g取9.8m/s2,則它通過隧道的時間為( 。
A.($\sqrt{3}$-1)sB.$\sqrt{3}$sC.($\sqrt{3}$+1)sD.($\sqrt{2}$+1)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如圖所示,有一半徑為R的圓形勻強磁場區(qū)域,磁感應強度為B,一條足夠長的直導線以速度v進入磁場,則從直導線進入磁場至離開磁場區(qū)域的過程中,求:
(1)感應電動勢的最大值為多少?
(2)在這一過程中感應電動勢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如何?
(3)從開始運動至經過圓心的過程中直導線中的平均感應電動勢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用如圖所示裝置做“探究物體的加速度跟力的關系”的實驗.實驗時保持小車的質量M(含車中的鉤碼)不變,用在繩的下端掛的鉤碼的總重力mg作為小車受到的合力,用打點計時器和小車后端拖動的紙帶測出小車運動的加速度.

(1)實驗時繩的下端先不掛鉤碼,反復調整墊木的左右位置,直到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樣做的目的是平衡摩擦力.
(2)圖為實驗中打出的一條紙帶的一部分,從比較清晰的點跡起,在紙帶上標出了連續(xù)的5個計數(shù)點A、B、C、D、E,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都有4個點跡沒有標出,測出各計數(shù)點到A點之間的距離,如圖所示.已知打點計時器接在頻率為50Hz的交流電源兩端,則此次實驗中小車運動的加速度的測量值a=1.0 m/s2.(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3)保持小車的質量M(含車中的鉤碼)不變,改變繩的下端掛的鉤碼的總質量m,該同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了加速度a隨合力F變化的圖線如圖所示.該圖線不通過原點,其主要原因是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4)乙、丙兩同學用同一裝置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時,畫出了各自得到的a一F圖線,如圖(b)所示.則是兩同學做實驗時兩小車質量取值不同造成的.
(5)隨著F的增大,a一F圖線最后會略微向下彎曲(填上或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如圖所示,豎直放置的U形管左端封閉,右端開口,左管橫截面積為右管橫截面積的2倍,在左管內用水銀封閉一段長為l、溫度為T1的空氣柱,左右兩管水銀面高度差為hcm,外界大氣壓為h0 cm Hg.
①若向右管中緩慢注入水銀,直至兩管水銀面相平(原右管中水銀沒全部進入水平部分),求在右管中注入水銀柱的長度h1(以cm為單位);
②在兩管水銀面相平后,緩慢升高氣體的溫度至空氣柱的長度為開始時的長度l,求此時空氣柱的溫度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靜止的列車在平直軌道上以恒定不變的功率開始運動,在開始運動的一段時間內,列車的運動狀態(tài)是(  )
A.列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B.列車運動的速度、加速度均不斷增大
C.列車速度增大,加速度逐漸減小
D.列車始終做勻速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在傾角為30°的斜面上,放置兩條寬L=0.5m的光滑平行導軌,將電源、滑動變阻器用導線連接在導軌上,在導軌上橫放一根質量為m=0.2kg的金屬棒ab,電源電動勢E=12V,內阻r=0.3Ω,磁場方向垂直軌道所在平面,B=1T.欲使棒ab在軌道上保持靜止,滑動變阻器的使用電阻R應為多大?(g取10m/s2,其它電阻不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正方形金屬線框abcd質量m,電阻R,邊長L,線框豎直放置,線框下方有一個垂直紙面向里高度大于線框邊長的勻強磁場,磁感強度B,線框的cd邊距磁場上邊界一定的高度由靜止開始自由下落(不計空氣阻力),線框下落過程中始終保持豎直,當cd邊剛進入磁場時,線框恰好作勻速直線運動. g=10m/s2,求:
(1)線框進入磁場時所受的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
(2)線框進入磁場時的速度v;
(3)線框進入磁場的過程中產生的熱量Q.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