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題
 0  128643  128651  128657  128661  128667  128669  128673  128679  128681  128687  128693  128697  128699  128703  128709  128711  128717  128721  128723  128727  128729  128733  128735  128737  128738  128739  128741  128742  128743  128745  128747  128751  128753  128757  128759  128763  128769  128771  128777  128781  128783  128787  128793  128799  128801  128807  128811  128813  128819  128823  128829  128837  176998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某同學用如圖甲裝置探究“勻變速直線運動中加速度與物體受合力的關(guān)系”,用拉力傳感器記錄小車運動時受到拉力的大小,通過改變鉤碼個數(shù)可以使小車在不同拉力下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1)第2次重復實驗中打下的如圖乙的紙帶,但不小心把其中一段撕斷,圖丙中的哪一段可能是從圖已紙帶中撕下的B;(圖中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有4個點未畫出)

(2)打圖乙紙帶時,小車經(jīng)過計數(shù)點1的瞬時速度是0.427 m/s,小車的加速度大小是2.44m/s2;(結(jié)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3)將多次實驗數(shù)據(jù)計入表中,在圖丁所示的坐標紙上作出a-F關(guān)系圖線.(該坐標紙上已畫出理論圖線)
次數(shù)F(N)a(m/s2
10.601.62
21.04
31.703.85
42.425.05
52.785.95
(4)對比實驗結(jié)果與理論計算得到的關(guān)系圖線,造成上述偏差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過大或拉力傳感器讀數(shù)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在做“驗證牛頓第二定律”實驗時,
(1)某同學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在圖示情況下準備接通電源進行實驗,其裝置中有多個明顯的錯誤,請指出2個錯誤.
①打點計時器應該用交變電流.
②小車應靠近打點計時器且打點計時器應距左端較遠.

(2)按正確裝置及操作步驟打出圖2所示的紙帶,打點計時器的頻率為50Hz,則小車的加速度為0.855m/s2.(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3)該同學在驗證“合力一定時,加速度與質(zhì)量成反比”時,得到準確數(shù)據(jù)后,將砝碼盤及砝碼、小車的質(zhì)量之和的倒數(shù)$\frac{1}{m+M}$為橫坐標,加速度a為縱坐標,畫出相應圖象,下列圖3中哪個圖象為該實驗的正確圖象.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探究加速度與物體質(zhì)量、物體受力的關(guān)系”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①打點計時器應接入交流(填“直流”或“交流”)電源.在平衡小車與桌面之間摩擦力的過程中,打出了一條紙帶如圖乙所示.計時器打點的時間間隔為0.02s.從比較清晰的點起,每5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量出相鄰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單位:cm).該小車的加速度a=0.16m/s2.(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②平衡摩擦力后,將5個相同的鉤碼都放在小車上,掛上鉤碼盤,然后每次從小車上取一個鉤碼添加到鉤碼盤中,測量小車的加速度.小車的加速度a與鉤碼盤中鉤碼總重力F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鉤碼盤中鉤碼總重力F(N)0.200.400.600.801.00
加速度a(m•s-20.691.181.662.182.70
請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在圖丙中作出a-F的關(guān)系圖象.
根據(jù)提供的試驗數(shù)據(jù)作出的a-F圖線不通過原點,主要原因是未計入砝碼盤的重力.
③關(guān)于這個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D
A.這套裝置可以用于驗證牛頓第一定律
B.不可能使小車獲得任意加速度
C.實驗過程中每次添加鉤碼必須重新平衡摩擦力
D.實驗過程應保證鉤碼和鉤碼盤的總質(zhì)量遠小于小車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某同學在做“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的實驗時,忘記了平衡摩擦力,他所得的a-F圖象為圖中的(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如圖所示,在光滑絕緣的水平面上有兩個質(zhì)量分別為m和4m的帶電小球1和小球2,兩球所帶電荷量分別為q和4q,當兩球間的距離d>L時,庫侖力可以忽略.現(xiàn)球1靜止,球2以速度v0從相距為d(d>L)的位置沿兩球球心連線向球1運動,運動過程中兩球始終沒有接觸.求此過程中,兩球組成的系統(tǒng)所具有的最大電勢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一帶正電的粒子只在電場力作用下沿x軸正向運動,其電勢能EP隨位移x變化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其中0-x2段是對稱的曲線,x2~x3段是直線,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1處電場強度為零
B.0~x1段的場強方向與x軸的正方向相反
C.粒子在0-x2段做勻變速運動,x2~x3段做勻速直線運動
D.x1、x2、x3處電勢φ1、φ2、φ3的關(guān)系為φ1>φ2>φ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某同學利用下述裝置對輕質(zhì)彈簧的彈性勢能進行探究:一輕質(zhì)彈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彈簧左端固定,右端與一小球接觸而不固連;彈簧處于原長時,小球恰好在桌面邊緣,如圖a所示.向左推小球,使彈簧壓縮一段距離后由靜止釋放;小球離開桌面后落到水平地面.通過測量和計算,可求得彈簧被壓縮后的彈性勢能.
回答下列問題:
(1)本實驗中可認為,彈簧被壓縮后的彈性勢能Ep與小球拋出時的動能Ek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為求得Ek,至少需要測量下列物理量中的ABC(填正確答案標號).
A.小球的質(zhì)量m
B.小球拋出點到落地點的水平距離s
C.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
D.彈簧的壓縮量△x
E.彈簧原長l0
(2)用所選取的測量量和已知量表示Ek,得Ek=$\frac{mg{s}^{2}}{4h}$.
(3)圖b中的直線是實驗測量得到的s-△x圖線.從理論上可推出,如果h不變,m增加,s-△x圖線的斜率會減。ㄌ睢霸龃蟆、“減小”或“不變”);如果m不變,h增加,s△x圖線的斜率會增大(填“增大”、“減小”或“不變”).由圖乙中給出的直線關(guān)系和Ek的表達式可知,Ep與△x的2次方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所示,平行于紙面的勻強電場中有三點A、B、C,其連線構(gòu)成邊長l=2$\sqrt{3}$cm的等邊三角形,現(xiàn)將一電荷量為q1=10-8C的正點電荷從A點移到B點,電場力做功為W1=3×10-6J,將另一電荷量為q2=-10-8C的負點電荷從A點移到C點,電荷克服電場力做功為W2=3×10-6J,設(shè)A點的電勢φA=0V.
(1)求B、C兩點的電勢
(2)求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大小和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某實驗小組同學用如圖1所示裝置探究“物體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

(1)在研究物體加速度與力的關(guān)系時,保持不變的物理量是A(只需填A或B)
A.小車質(zhì)量
B.塑料桶和桶中砝碼的質(zhì)量
(2)實驗中,首先要平衡摩擦力,具體做法是B(只需填A或B)
A.在塑料桶中添加砝碼,使小車帶著紙帶勻速運動.
B.取下塑料桶,墊起滑板的一端,使小車帶著紙帶勻速運動.
(3)實驗中要使小車的質(zhì)量遠大于(填“遠大于”或“遠小于”)塑料桶和桶中砝碼的質(zhì)量,才能認為細線對小車的拉力等于塑料桶和砝碼的重力.
(4)在該實驗中,所用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某次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如圖2所示,從比較清晰的某點起,取五個計數(shù)點,分別標明0、1、2、3、4.量得s1=2.15cm,s2=2.90cm,s3=3.70cm,s4=4.40cm
則打點“3”時小車的瞬時速度大小為0.405m/s和用逐差法求得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0.751m/s2.(結(jié)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5)某同學測得小車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數(shù)據(jù)后,依照數(shù)據(jù)正確畫出a-F圖象如圖3示,(小車質(zhì)量保持不變)圖線不過原點的原因可是未平衡摩擦力或長木板傾角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一位同學做“探究彈力大小與彈簧伸長量之間的關(guān)系”實驗所測的幾組數(shù)據(jù)如下表,請你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做好分析.
彈力(F/N)0.501.001.502.00
彈簧原來長度(L0/cm)15.0015.0015.0015.00
彈簧后來長度(L/cm)16.0017.1017.9019.00
彈簧伸長量(x/cm)1.002.102.904.00
(1)算出每一次彈簧的伸長量,并將結(jié)果填在上表的空格內(nèi);
(2)在坐標圖上作出F-x圖線;
(3)寫出圖線的函數(shù)表達式(F用N作單位,x用m作單位):F=50x.
(4)該同學通過上述實驗探究的結(jié)論應該是:在彈性限度范圍內(nèi),彈力與彈簧的形變量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