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題
 0  131447  131455  131461  131465  131471  131473  131477  131483  131485  131491  131497  131501  131503  131507  131513  131515  131521  131525  131527  131531  131533  131537  131539  131541  131542  131543  131545  131546  131547  131549  131551  131555  131557  131561  131563  131567  131573  131575  131581  131585  131587  131591  131597  131603  131605  131611  131615  131617  131623  131627  131633  131641  176998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蹦極是一項既驚險又刺激的運動,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如圖所示,參與者從P點由靜止下落,到達A處時彈性繩剛好伸直,繼續(xù)下降到最低點B處時,距離水面還有數(shù)米.參與者從P點下落到B點的過程中,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E1,繩的彈性勢能增加量為△E2,克服空氣阻力做功為W,不計彈性繩的重力,參與者可視為質(zhì)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參與者從P到A的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B.參與者與彈性繩組成的系統(tǒng)在A到B的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C.W=△E2-△E1
D.W=△E1-△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在谷物的收割和脫粒過程中,小石子、草屑等雜物很容易和谷物混在一起,另外谷有癟粒,為了將它們分離,農(nóng)村的農(nóng)民常用一種叫“風谷”的農(nóng)具即揚場機分選,如圖所示,各種顆粒飛出的初速度相同,它的分選原理是( 。
A.空氣阻力對質(zhì)量不同的物體影響相同
B.小石子質(zhì)量小,受到空氣阻力小,飛得最遠
C.癟谷粒和草屑質(zhì)量最小,在空氣阻力作用下,反向加速度最大,飛得最遠
D.空氣阻力使它們的速度變化不同,飛得遠近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計算題

5.足夠?qū)掗煹乃嫦,深h=$\sqrt{7}$m處有一僅能發(fā)出某種單色光的點光源,已知水對該單色光的折射率n=$\frac{4}{3}$,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c=3×l08/m/s,求:
(1)該單色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v;
(2)夜幕降臨后,該點光源發(fā)出的光能照亮的水面面積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在物理學發(fā)展過程中,觀測、實驗、預言和假設(shè)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敘述符合史實的是( 。
A.赫茲首次在實驗中觀察到電流的磁效應,該效應揭示了電和磁之間存在聯(lián)系
B.麥克斯韋從理論上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后來被倫琴第一次用實驗證實
C.托馬斯•楊在實驗室成功觀察到光的干涉,為光具有波動性提供了有力的證據(jù)
D.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基本假設(shè)之一是:在不同慣性系中測得光在真空中運動的速度是不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蹦床運動要求運動員在一張繃緊的彈性網(wǎng)上蹦起、騰空并做空中動作.為了測量運動員躍起的高度,訓練時可在彈性網(wǎng)上安裝壓力傳感器,利用傳感器記錄彈性網(wǎng)的壓力,并在計算機上作出壓力-時間圖象,假設(shè)作出的圖象如圖所示.設(shè)運動員在空中運動時可視為質(zhì)點,忽略空氣阻力,則根據(jù)圖象判斷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g取10m/s2)( 。
A.在1.1s-2.3s時系統(tǒng)的彈性勢能保持不變
B.運動員在5.5s時刻運動方向向上
C.運動員躍起的最大高度為5.0 m
D.運動員在空中的機械能在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如圖所示,一輕質(zhì)彈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輕放一質(zhì)量為m的物體甲(物體與彈簧不連接,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不計一切阻力),當甲下降h時,其速度變?yōu)榱悖铝姓f法正確的是( 。
A.甲下降過程中甲與彈簧所組成的系統(tǒng)總勢能逐漸減小
B.甲下降過程中先加速再減速
C.若在輕彈簧上端輕放一質(zhì)量為2m的物體乙,當乙下降h時,速度大小為$\sqrt{gh}$
D.若在輕彈簧上端輕放一質(zhì)量為2m的物體乙,乙與彈簧接觸時就開始做減速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所示為甲、乙兩個物體在同一條直線上運動的v-t圖象,t=0時兩物體相距1.5m,在t=1s時兩物體相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t=4s時,甲物體在乙物體后3m處B.t=3s時,兩物體再次相遇
C.t=2s時,兩物體相距最遠D.t=0時,甲物體的速度為1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如圖所示,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由狀態(tài)A沿直線AB變化到狀態(tài)B,在此過程中,氣體分子平均速度的變化情況是先增大后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9.物理學家在研究物理問題時,常常抓住問題的主要因素,忽略問題的次要因素,從而抽象出一個物理模型.比如,在高中階段研究有關(guān)彈簧的問題時,由于彈簧本身質(zhì)量很小,所以將彈簧抽象為質(zhì)量不計的輕彈簧.為了探討這種研究問題方法的可行性,我們以下面的問題為例進行探究.如圖所示,水平光滑地面 上放有兩個滑塊A和B,質(zhì)量分別為m和2m,其中B滑塊上安裝一只質(zhì)量很小的輕彈簧,現(xiàn)給A一個初速度,大小為v0,則:
①在不計彈簧質(zhì)量的情況下,計算當彈簧壓縮最短時,彈簧儲存的彈性勢能Ep;
②現(xiàn)考慮彈簧質(zhì)量,設(shè)彈簧質(zhì)量為$\frac{m}{20}$,請重新計算當彈簧壓縮最短時,彈簧儲存的彈性勢能Ep′并計算與①中Ep的比值$\frac{{E}_{p}′}{{E}_{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8.如圖所示為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的p-V圖象,該氣體從狀態(tài)A變化到狀態(tài)B,再由狀態(tài)B變化到狀態(tài)C.已知狀態(tài)A溫度為27℃,熱力學溫度與攝氏溫度的關(guān)系為T=t+273K,求:
(1)氣體在狀態(tài)B的溫度;
(2)氣體由狀態(tài)B到狀態(tài)C,吸熱還是放熱,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