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題
 0  30710  30718  30724  30728  30734  30736  30740  30746  30748  30754  30760  30764  30766  30770  30776  30778  30784  30788  30790  30794  30796  30800  30802  30804  30805  30806  30808  30809  30810  30812  30814  30818  30820  30824  30826  30830  30836  30838  30844  30848  30850  30854  30860  30866  30868  30874  30878  30880  30886  30890  30896  30904  176998 

科目: 來源: 題型:

氫原子的部分能級如圖所示。已知可見光的光子能量在1.62eV到3.11eV之間。由此可推知, 氫原子

A. 從高能級向n=1能級躍遷時了出的光的波長比可見光的短    

B. 從高能級向n=2能級躍遷時發(fā)出的光均為可見

C. 從高能級向n=3能級躍遷時發(fā)出的光的頻率比可見光的高

D. 從n=3能級向n=2能級躍遷時發(fā)出的光為可見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因為測量某電源電動勢和內(nèi)阻時得到的U-I圖線。用此電源與三個阻值均為3的電阻連接成電路,測得路端電壓為4.8V。則該電路可能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擦滑動,右側(cè)氣體內(nèi)有一電熱絲。氣缸壁和隔板均絕熱。初始時隔板靜止,左右兩邊氣體溫度相等。現(xiàn)給電熱絲提供一微弱電流,通電一段時間后切斷電源。當缸內(nèi)氣體再次達到平衡時,與初始狀態(tài)相比

A.右邊氣體溫度升高,左邊氣體溫度不變

B.左右兩邊氣體溫度都升高

C.左邊氣體壓強增大

D.右邊氣體內(nèi)能的增加量等于電熱絲放出的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兩物體甲和乙在同一直線上運動,它們在0~0.4s時間內(nèi)的v-t圖象如圖所示。若僅在兩物體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則物體甲與乙的質(zhì)量之比和圖中時間t1分別為

A.和0.30s     B.3和0.30s

C.和0.28s     D.3和0.28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關(guān)于簡諧振動和簡諧波的說法,正確的是

A.媒質(zhì)中質(zhì)點振動的周期一定和相應的波的周期相等

B.媒質(zhì)中質(zhì)點振動的速度一定和相應的波的波速相等

C.波的傳播方向一定和媒質(zhì)中質(zhì)點振動的方向一致

D.橫波的波峰與波谷在振動方向上的距離一定是質(zhì)點振幅的兩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1分)如圖,在x軸下方有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方向垂直于x y平面向外。P是y軸上距原點為h的一點,N0為x軸上距原點為a的一點。A是一塊平行于x軸的擋板,與x軸的距離為,A的中點在y軸上,長度略小于。帶點粒子與擋板碰撞前后,x方向的分速度不變,y方向的分速度反向、大小不變。質(zhì)量為m,電荷量為q(q>0)的粒子從P點瞄準N0點入射,最后又通過P點。不計重力。求粒子入射速度的所有可能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8分)如圖所示,傾角為θ的斜面上靜止放置三個質(zhì)量均為m的木箱,相鄰兩木箱的距離均為l。工人用沿斜面的力推最下面的木箱使之上滑,逐一與其它木箱碰撞。每次碰撞后木箱都粘在一起運動。整個過程中工人的推力不變,最后恰好能推著三個木箱勻速上滑。已知木箱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重力加速度為g.設碰撞時間極短,求

(1)      工人的推力;

(2)      三個木箱勻速運動的速度;

(3)      在第一次碰撞中損失的機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5分)材料的電阻率ρ隨溫度變化的規(guī)律為ρ=ρ0(1+at),其中α稱為電阻溫度系數(shù),ρ0是材料在t=0 ℃時的電阻率.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nèi)α是與溫度無關(guān)的常數(shù)。金屬的電阻一般隨溫度的增加而增加,具有正溫度系數(shù);而某些非金屬如碳等則相反,具有負溫數(shù)系數(shù).利用具有正負溫度系數(shù)的兩種材料的互補特性,可制成阻值在一定溫度范圍內(nèi)不隨溫度變化的電阻.已知:在0 ℃時,銅的電阻率為1.7×10 8 Ω•m,碳的電阻率為3.5×10 -5Ω•m,附近,在0 ℃時,.銅的電阻溫度系數(shù)為3.9×10 3 ℃-1,碳的電阻溫度系數(shù)為-5.0×10-4-1.將橫截面積相同的碳棒與銅棒串接成長1.0 m的導體,要求其電阻在0 ℃附近不隨溫度變化,求所需碳棒的長度(忽略碳棒和銅棒的尺寸隨溫度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0分)某同學為了探究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時摩擦力與斜面傾角的關(guān)系,設計實驗裝置如圖。長直平板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架在一物塊上。在平板上標出A、B兩點,B點處放置一光電門,用光電計時器記錄滑塊通過光電門時擋光的時間。

實驗步驟如下:

①用游標卡尺測量滑塊的擋光長度d,用天平測量滑塊的質(zhì)量m;

②用直尺測量AB之間的距離s,A點到水平桌面的垂直距離h1,B點到水平桌面的垂直距離h2;

③將滑塊從A點靜止釋放,由光電計時器讀出滑塊的擋光時間t1

④重復步驟③數(shù)次,并求擋光時間的平均值

⑤利用所測數(shù)據(jù)求出摩擦力f和斜面傾角的余弦值;

⑥多次改變斜面的傾角,重復實驗步驟②③④⑤,做出f-關(guān)系曲線。

(1)用測量的物理量完成下列各式(重力加速度為g):

①斜面傾角的余弦=           ;

②滑塊通過光電門時的速度v=        

③滑塊運動時的加速度a=          ;

④滑塊運動時所受到的摩擦阻力f=         

(2)測量滑塊擋光長度的游標卡尺讀數(shù)如圖所示,讀得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8分)如圖所示的電路中,1、2、3、4、5、6為連接點的標號。在開關(guān)閉合后,發(fā)現(xiàn)小燈泡不亮�,F(xiàn)用多用電表檢查電路故障,需要檢測的有:電源、開關(guān)、小燈泡、3根導線以及電路中的各點連接。

(1)為了檢測小燈泡以及3根導線,在連接點1、2已接好的情況下,應當選用多用電表的       擋。在連接點1、2同時斷開的情況下,應當選用多用電表的     擋。

(2)在開關(guān)閉合情況下,若測得5、6兩點間的電壓接近電源的電動勢,則表明___                                       可能有故障

(3)將小燈泡拆離電路,寫出用多用表檢測該小燈泡是否有故障的具體步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