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下圖,回答第15-16題。
15.全球“溫室效應”的形成和下列哪些過程有關 ( )
A.a(chǎn)b B.a(chǎn)c C.bd D.bc
16.近年來,“溫室效應”加劇所帶來的環(huán)境問題是 ( )
①全球海平面上升
②將導致兩極地區(qū)及陸地上高山冰雪消融
③城市形成光化學煙霧
④全球河流徑流量減少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4.為避免該區(qū)域土地的進一步退化,下列做法合理有效的是 ( )
A.加快城市化進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引水灌溉,大力發(fā)展農業(yè)生產(chǎn)
C.解決當?shù)厝罕娚钣媚埽瑖澜麃y砍濫伐
D.廣泛植樹造林,減少水土流失
13.從氣候特征的相似性來說,可以用來表示我國土地退化的區(qū)域是 ( )
A.黃土高原地區(qū) B.華北平原地區(qū)
C.西北內陸地區(qū) D.南方低山丘陵區(qū)
讀某地秸稈利用示意圖,回答11-12題。
11.圍繞秸稈有四種不同利用方式,綜合效益最好的是 ( )
A.甲 B.丙 C.乙 D.丁
12.四種利用方式中,最不利于恢復土壤肥力的是 ( )
A.甲 B.丙 C.乙 D.丁。
讀圖回答9-10題。
9.圖中顯示我國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qū)主要分布在 ( )
A.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地區(qū)
B.亞熱帶.暖溫帶地區(qū)
C.地形以高原.平原為主的地區(qū)
D.我國地形的第二級階梯上
10.造成土壤次生鹽漬化嚴重地區(qū)南方少.北方多的主要原因是 ( )
A.北方平原面積比南方多
B.北方不合理的灌溉和春季蒸發(fā)量大于降水量
C.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D.人類大量開墾濕地
讀下圖,回答6-8題。
6.該圖揭示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 )
A.凈化空氣 B.防風固沙 C.保持水土 D.保護農田
7.若圖中地區(qū)位于日本本州島,下列敘述較為符合圖中河流特征的是 ( )
A.源遠流長 B.冬季流量大.夏季流量小
C.水能資源豐富 D.冬季結冰期長
8.若圖中森林被破壞,下列敘述較為符合河流特征變化的是 ( )
①河水含水增加 ②河道淤淺 ③水患加劇 ④結冰期延長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位于赤道附近的一個美麗富饒島嶼,曾是人們心目中的“旅游天堂”,然而近年來.壘球氣溫變暖引起海水的溫度上升,導致該島嶼附近海域浮游生物大量死亡,威脅到該島嶼附近海洋生物的生存,大量死亡的浮游生物不斷腐爛,迅速消耗水中的氧氣,使該區(qū)域的其他海洋生物面臨窒息的危險。與此同時,浮游生物尸體形成的沉淀物為海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生長環(huán)境.使厚本清澈碧藍的海域變成暗色。據(jù)此判斷3-5題。
3.導致該島附近海域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的根本原因是 ( )
A.水體的富營養(yǎng)化 B.海洋污染 C.全球變暖 D.海水的溫度上升
4.海平面上升使島上居民不得不考慮遷居他鄉(xiāng),這種人口遷移的影響因素是 ( )
A.經(jīng)濟因素 B.環(huán)境因素 C.政治因素 D.社會因素
5.該島嶼及其附近的許多島嶼的表面形態(tài)已是千瘡百孔,其主要原因是 ( )
A.海浪的機械侵蝕 B.物理風化
C.海浪的化學侵蝕 D.風力侵蝕
2.與2004年相比,2007年該區(qū)域 ( )
A.物種多樣性有所減少 B.水鳥棲息地減少
C.生態(tài)環(huán)境有所改善 D.濕地面積減少
下表為某區(qū)域2004-2007年濕地的轉化 單位:hm2
轉化來源 濕地類型 |
旱田 |
城鎮(zhèn)用地 |
工礦用地 |
草地 |
其他 |
河渠 |
489 |
-7 |
0 |
235 |
48 |
海涂 |
43 |
-155 |
-2027 |
0 |
17627 |
水庫坑塘 |
25657 |
-33 |
-211 |
5694 |
926 |
水田 |
76 |
-793 |
-1053 |
0 |
0 |
注:表中數(shù)據(jù)正值表示正向轉化--濕地面積增加,負值表示逆向轉化--濕地面積減少。
1.類濕地面積變化幅度由小到大順序為 ( )
A.水庫坑塘 海涂 水田 河渠
B.河渠 水田 海涂 水庫坑塘
C.水田 河渠 水庫坑塘 海涂
D.河渠 水庫坑塘 海涂 水田
8. 1)HOCH2CH2OH HCHO 否
(2)HCOOCH3
(3)
(4)①
②(2分) 0.224L或0.672L
21世紀教育網(wǎng)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