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物體重心的位置跟物體的形狀和物體內質量的分布都有關系,跟物體的放置情況和運動狀態(tài)無關。只有形狀規(guī)則、質量均勻分布的物體的重心才在物體的幾何中心。重心的位置可在物體上,也可以在物體外。
一個物體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從效果上看,可以認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點,這一點叫做物體的重心。
1.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點。引入重心的概念,就把實際作用于整個物體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個力等效地代替了,于是原來的整個物體就可以用一個有質量的點代替,從而使研究問題大為簡便。這種方法,在物理學上叫等效方法。等效方法是研究物理問題常用的思維方法,它是在保證效果不變的前提下用一種簡化的形式來替代原來的形式以使研究問題方便些。注意:重心并不是重力的實際作用點,也不是物體上最重的一點,更不能認為地球只吸引物體的這一點。
4.重力的作用點:重心。
3.重力的大小由物體的質量和所處的地理位置共同決定
①在同一地點,重力G與質量m成正比;同一物體,在不同地點所受的重力可能不同(隨地理緯度的增加而增大,隨離地高度的增加而減小),不過這種差異很小,一般在地面附近不太大的范圍內,可認為其重力大小恒定不變。
②重力大小的計算公式是G=mg.式中m是物體的質量,單位用kg;g是一個與地理位置有關的量,反映地球對物體作用力的強弱。(g值隨地理緯度的增加而增大,隨離地面高度的增大而減小)通常情況下(在地球表面附近),取g=9.8N/kg,表示質量是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9.8N。
③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彈簧秤測出。其依據的原理是二力平衡條件和力作用的相互性:用懸繩掛著的靜止物體或用靜止的水平支持物支持的物體,對豎直懸繩的拉力或對水平支持物的壓力,大小等于物體受到的重力。特別注意:拉力或壓力與重力大小相等是有條件(平衡)的;且不能認為拉力或壓力就是重力,因力的性質不同,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也不同。
④重力的大小在一般情況下小于地球對物體的引力大小(學過“萬有引力”就明白了)。
2.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豎直向下即垂直于(當地的)水平面向下,沿重錘線向下。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不能將“豎直向下”理解為“垂直于支持面向下”、“垂直于地面向下”或“指向地心的方向”。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
1.重力的產生
靜止釋放的物體豎直下落。拋出的物體會落回地面,水會從高處流向低處,這眾多的事例說明地球上的一切物體都受到地球的吸引。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重力也叫重量,常用符號G表示。
①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其本質是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但不能說重力就是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
②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體,不論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不論是否與地面接觸,都受重力作用。重力與運動狀態(tài)和接觸面情況均無關。
(1)按力的性質和力的效果分類
①性質力:重力、彈力、摩擦力、電磁力、分子力等。
②效果力:支持力、壓力、拉力、動力、阻力、向心力等。
(2)按作用方式可分為接觸力(如支持力、壓力等)和場力(如重力等)。
(3)按研究對象可分為內力和外力。
(4)按力的關系可分為:共點力、共面力、平行力、平衡力、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等。
(5)注意:正確區(qū)分性質力和效果力是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的基礎,也是正確解決力學問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根據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稱的力,性質可能相同,如壓力和支持力都是彈力性質不同的力,可以叫同一個名稱,如重力、彈力都可使物體由靜止開始運動,都可叫動力,其作用效果可以相同。同一個力,可以有不同的名稱,如用繩子拉小車前進,繩子對小車施以拉力,又叫彈力、動力等。
與力的圖示相比,只要求在圖中準確畫出力的方向,表達出物體在這個方向受力即可,不要求準確畫出力的大小。
3.注意:①箭尾通常畫在力的作用點上。②若在同一個圖上作出不同的力的圖示,一定要用同一個標度。③力的圖示與力的示意圖不同。力的示意圖是為了分析受力而作,側重于畫準力的方向,帶箭頭的線段上沒有標度,線段的長度只定性表示力的大小。
2.畫力的圖示的步驟
①選定標度:畫出某一長度的線段表示一定大小的力,并把該線段所表示的力的大小寫在該線段的上方。所選標度要適當(力的圖示上刻度不能過少,也不能多而密,要便于作圖計算),一般標度的大小應是所圖示的力的1/n,n為除“1”以外的正整數。
②畫一個方塊或一個點表示受力物體,并確定力的作用點。
③從力的作用點開始,沿力的作用方向畫一線段(根據所選標度和力的大小確定線段的長度),并在線段上加上刻度(垂直于力線段的小短線)。
④在表示力的線段的末端畫上箭頭表示力的方向。在箭頭的旁邊標出表示這個力的字母或數值。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