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8312  8320  8326  8330  8336  8338  8342  8348  8350  8356  8362  8366  8368  8372  8378  8380  8386  8390  8392  8396  8398  8402  8404  8406  8407  8408  8410  8411  8412  8414  8416  8420  8422  8426  8428  8432  8438  8440  8446  8450  8452  8456  8462  8468  8470  8476  8480  8482  8488  8492  8498  8506  447090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聞汝母來,可持以歸養(yǎng)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談笑以死

B 辭不許,乃歸白母/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C 有司買物,多非其土產(chǎn)/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D 帝欲為娶貴族/ 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試題詳情

     8、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嘗治室于毀垣中   治:修筑     B臣不敢私,愿以助軍 私:獨占

     C且言其子仁杰可用狀  狀:情況  D為留守者居半   居:超過   

 

試題詳情

10、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頂是:( B )

A、安重榮雖為武官,但也通曉文吏事務(wù)。在處理一起家庭糾紛時,生父不忍殺其子,繼母則提劍殺逐,重榮不滿繼母的行徑,厲聲將她斥退。

B、安重榮憤然于高祖屈尊事夷,每遇契丹使者均極力輕慢侮辱對方,甚至抓捕殺死他們,高祖屈已禮待契丹,而對重榮的一系列做法堅決反對。

C、契丹一直伺機圖謀晉朝,本應(yīng)引起晉朝君臣高度警惕,高祖卻表示前朝與虜和親和做法都是為國家考慮現(xiàn)今重榮對抗契丹只能是自取其辱。

D、安重榮肖兵起事,借口朝見,聚集數(shù)萬饑民前往鄴地。高祖派遣部隊阻擊,在雙方交戰(zhàn)中重榮被俘遇害,高祖令人漆其首級后將它送給契丹。

試題詳情

9、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表明安重容“懷異志”和“非誚高祖”的一組是:( B )

A、天子寧有種邪/重榮箕踞慢罵           B、兵強驪壯者為之爾/屈中國以尊夷狄                 

C、重榮誘之入塞/ 而充無厭之欲          D、重榮怒,執(zhí)拽剌/ 此晉萬世恥也                

試題詳情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組是: ( C )

A、有夫婦訟其子不孝者。    訟:控告

B、重榮起于軍卒,暴至富貴。暴:突然

C、契丹驕甚,高祖奉之愈謹。謹:嚴格

D、姑息重榮不能詰。        詰:追問

試題詳情

11、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準確的一項是
  A、張養(yǎng)浩從小品行端正,讀書刻苦努力;任堂邑縣尹時,執(zhí)法公允,深得老百姓景仰和稱頌。

B、元宵節(jié),英宗想在宮內(nèi)的鰲山上張燈結(jié)彩,張養(yǎng)浩直接給皇帝上疏,勸以“崇儉”,皇上聽取了他的意見。

C、關(guān)中大旱,張養(yǎng)浩接受任命,全力賑災(zāi)濟貧。他制止“豪猾”利用換鈔盤剝百姓,千方百計保證了人們的粟米供給。

D、張養(yǎng)浩政事勤勉,毫不懈怠,積勞成疾。去世之時,關(guān)中百姓十分悲痛,如同失去父母。

試題詳情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表明張養(yǎng)浩“行義”和“直言”的一組是
  A、遇人有遺楮幣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還之
    因上章請行納粟補官之令
  B、首毀淫祠三十余所
    況闕庭之嚴,宮掖之邃,尤當戒慎
  C、養(yǎng)浩至,盡置諸法,民甚快之
    帝欲于內(nèi)庭張燈為鰲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
  D、即散其家之所有與鄉(xiāng)里貧乏者
    帝大怒,既覽而喜曰:“非張希孟不敢言。”

試題詳情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人已去,追而還之
    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B、晝默誦,夜則閉戶
    賈人夏資皮,冬則資?
  C、不得已為盜耳
    位尊無功,奉厚而無勞
  D、之大慟,出私錢以濟之
    身客死于秦,天下笑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