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達到實驗目的方案是(  )
A、
證明可燃物燃燒需要氧氣
B、
比較Fe、Cu、Ag的金屬活動性
C、
常溫下配制濃度為2%的石灰水
D、
鑒別稀鹽酸與稀硫酸
考點:化學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溶解性和溶解度的關系,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酸的化學性質,燃燒與燃燒的條件
專題:簡單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
分析:A、要研究燃燒的條件,通過控制變量的方法做對比實驗;
B、根據(jù)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屬能將位于其后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進行解答; 
C、根據(jù)常溫下氫氧化鈣的溶解度大約為0.17g進行解答;
D、根據(jù)硝酸銀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硫酸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硫酸銀,硫酸銀微溶于水進行解答.
解答:解:A、銅片的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只能證明燃燒與溫度是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有關,不能證明是否需要氧氣,需要在盛熱水的燒杯里放適量的紅磷,故不能達到目的,故A錯誤;
B、銅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銀和硝酸銅,說明銅>銀,鐵能與硝酸銅反應,說明鐵>銅,從而證明鐵>銅>銀,故B正確;
C、常溫下氫氧化鈣的溶解度大約為0.17g,所以常溫下不能配制濃度為2%的石灰水,故C錯誤;
D、硝酸銀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硫酸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硫酸銀,硫酸銀微溶于水,所以不能用硝酸銀溶液鑒別稀鹽酸與稀硫酸,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一些驗證實驗的設計成功的關鍵,以及控制變量法的正確應用,難度較大,關鍵是明確各實驗的原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是由物理性質決定的是( 。
A、①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操作
A驗證NaCl溶液中混有鹽酸取少量溶液,滴加無色酚酞溶液
B比較Fe、Cu、Ag的金屬活動性鐵絲浸入CuSO4溶液,銅絲浸入AgNO3溶液
C除去鐵制品上的鐵銹將鐵制品長時間浸泡在足量的稀硫酸中
D除去粗鹽中的難溶性雜質將粗鹽研碎、溶解、蒸發(fā)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實驗設計不能達到目的是( 。
A、
鑒別碳酸鈉和氫氧化鈉溶液
B、
除去氫氣中的氯化氫氣體
C、
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
D、
驗證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中,根據(jù)有關現(xiàn)象得出結論,合理的是(  )
 實驗操作現(xiàn)象結論
A向盛有少量無色溶液的試管中滴
加酚酞試液
溶液變紅該溶液一定呈堿性
B向盛有少量無色溶液的試管中滴
加氯化鋇溶液
出現(xiàn)白色沉淀該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離子
C向盛有少量固體的試管中滴加稀
鹽酸
產(chǎn)生氣泡
 
該固體一定含有碳酸鹽
D
 
點燃某氣體,在火焰上方罩一個
干冷的燒杯
燒杯內壁出現(xiàn)水珠該氣體一定是氫氣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方案無法達到目的是( 。
A、用電解水實驗可以證明水的組成B、用白磷燃燒法可從空氣中獲得氧氣C、用聞氣味的方法區(qū)別碳酸氫銨和氯化鉀兩種化肥D、把冷碟子放在蠟燭火焰的上方,證明蠟燭中含有碳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方案中,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A 除去混入CO2中的O2 通過熾熱的木炭層
B 確認粉末中含有MnO2和CuO 加入過量的過氧化氫溶液
C 從CaCO3和CaO的混合粉末中得到CaCO3 加入足量的稀鹽酸,過濾
D 從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得到Ag 加入少量的銅粉,過濾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方法錯誤的是( 。
A、用稀硝酸出去NaCl中混有的Na2CO3B、用帶火星的木條區(qū)別空氣和O2C、用水區(qū)分NH4NO3和固體NaOH兩種固體D、用濕潤的石蕊試液區(qū)別CO和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固體反應所用的主要實驗儀器合理的是(  )
項目試驗名稱主要儀器
A灼燒石灰石檢驗生石灰的生成藥匙、酒精噴燈
B加熱氯酸鉀與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燒杯、酒精燈
C分別灼燒葡萄糖、砂糖、面粉檢驗其含有碳元素錐形瓶、酒精燈
D研磨硫酸銨與熟石灰的混合物檢驗銨鹽研缽、研杵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