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堿性溶液能使酚酞試液變紅,所以滴入酚酞試液后變紅的溶液一定呈堿性
B.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C.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變紅,所以CO2是酸
D.氫氧化鈉溶液能使酚酞溶液變紅,所以氫氧化銅也能使酚酞溶液變紅

分析 A、無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變色,遇堿性溶液變紅,據(jù)此進行分析判斷;
B、中和反應是指酸和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判斷中和反應時一要看反應物是否是酸和堿,二是看生成物是否是鹽和水,二者缺一不可;
C、根據(jù)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分析;
D、根據(jù)酚酞試液遇到堿溶液變成紅色及氫氧化銅的溶解性分析.

解答 解:A、堿性溶液能使無色酚酞變紅色,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色的溶液一定顯堿性,故選項類推正確;
B、酸堿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但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如CO2+2NaOH═Na2CO3+H2O,故選項類推錯誤;
C、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而不是二氧化碳是酸,故選項類推錯誤;
D、氫氧化銅難溶于水,不能電離出自由移動的氫氧根離子,因此不能使酚酞試液變成紅色,故選項類推錯誤;
故選項為:A.

點評 通過回答本題可知,有些知識要嚴格按照定義去推斷,要從概念的實質出發(fā)去分析問題,不能簡單看表面現(xiàn)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物質的用途不正確的是( 。
A.
石墨用作鉛筆芯
B.
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
C.
固態(tài)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
D.
支架刷漆主要是美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實驗室利用石灰石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現(xiàn)取12.5g石灰石與73g稀鹽酸反應(雜質不與鹽酸反應),最后剩余混合物為81.1g.
(1)最后得到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4.4g.
(2)求石灰石中雜質的質量分數(shù).
(3)若此時剛好完全反應,求稀鹽酸的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溶液的酸堿度常用pH來表示,pH=7時溶液呈中性,測定溶液的酸堿度常使用A.(選填)
A、pH試紙    B、石蕊試液   C、酚酞試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在配制10%的氯化鈉溶液的過程中,導致溶液中氯化鈉質量分數(shù)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①②③④(填序號)
①氯化鈉晶體不純②配制溶液的燒杯用少量蒸餾水潤洗  ③在托盤天平的左盤稱取氯化鈉時,游碼不在零位置就調節(jié)天平平衡,后將游碼移動得到讀數(shù) ④盛裝溶液的試劑瓶用蒸餾水潤洗 ⑤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讀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化學式表示酸的是( 。
A.CaSO3B.NaHCO3C.NH4H2PO4D.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碲(Te)被譽為“現(xiàn)代工業(yè)、國防與尖端技術的維生素,創(chuàng)造人間奇跡的橋梁”.實驗室模擬提取碲的一個實驗是:取某含碲物質(TeOSO4)溶液于燒瓶中,加入適量 NaCl,加熱到一定溫度,持續(xù)通入SO2,待反應一定時間,過濾得到粗碲.
(1)反應的方程式為:TeOSO4+2SO2+3X═Te↓+3H2SO4,X的化學式為H2O.
(2)為探究獲得較高粗碲沉淀率的反應條件,某研究小組在控制NaCl濃度和S02流量不變的條件下,改變反應條件進行下述對比試驗,數(shù)據(jù)如表.分析表中的數(shù)據(jù)回答:
實驗溫度/℃反應時間/h粗確沉淀率/%
a653.065.0
b803.098.9
c802.098.9
d902.097.0
①為了得到較高的粗碲沉淀率,最佳的反應條件是80℃、2.0h.
②為了提升設備利用效率和節(jié)約能源,可進一步優(yōu)化反應條件測定粗碲沉淀率.若再設計對比實驗,選擇的反應條件還可以是A (填選項).
A.80℃、1.5h      B.80℃、2.5h    C.70℃、2.0h     D.95℃、2.0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裝食品,可以用加熱的方法封口
B.用熱的純堿水洗滌鐵鍋上的油污
C.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可以達到滅火的目的
D.在牙膏中常用大理石粉末做摩擦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物質不作為空氣污染物計入《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基本檢測的是(  )
A.CO2B.O3C.COD.PM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