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汽車尾氣里含有的NO氣體是由于內(nèi)燃機燃燒的高溫引起氮氣和氧氣反應所致:N2(g)+O2(g)?2NO(g)△H>0,已知該反應在2 404℃時,平衡常數(shù)K=64×10-4.請回答:
(1)某溫度下,向2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N2和O2各1mol,5分鐘后O2的物質(zhì)的量為0.5mol,則N2的反應速率0.05mol/(L•min).
(2)假設該反應是在恒容條件下進行,判斷該反應達到平衡的標志AD.
A.消耗1mol N2同時生成1mol O2B.混合氣體密度不變
C.混合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變            D.2v(N2=v(NO)
(3)將N2、O2的混合氣體充入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下列變化趨勢正確的是AC(填字母序號).

(4)向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充入等物質(zhì)的量的N2和O2,達到平衡狀態(tài)后再向其中充入一定量NO,重新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與原平衡狀態(tài)相比,此時平衡混合氣中NO的體積分數(shù)不變.(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5)該溫度下,某時刻測得容器內(nèi)N2、O2、NO的濃度分別為2.5×10-1 mol/L、4.0×10-2 mol/L和3.0×10-3 mol/L,此時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填“處于化學平衡狀態(tài)”、“向正反應方向進行”或“向逆反應方向進行”),理由是因為濃度商Qc<K.此時正、逆反應速率的大。簐>v(填“>”、“<”或“=”).

分析 (1)5分鐘內(nèi),△n(O2)=1mol-0.5mol=0.5mol,由N2(g)+O2(g)?2NO(g)可知△n(N2)=0.5mol,代入v=$\frac{△n}{V•△t}$計算;
(2)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同種物質(zhì))或正逆反應速率之比等于系數(shù)之比(不同物質(zhì)),平衡時各種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等不再發(fā)生變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變;
(3)根據(jù)溫度、催化劑對反應速率和平衡移動的影響判斷;
(4)根據(jù)化學方程式的特點結合壓強對平衡的影響分析;
(5)計算某時刻生成物的濃度冪之積與反應物濃度冪之積的比值,與該溫度下的平衡常數(shù)相比較,可得出結論.

解答 解:(1)5分鐘內(nèi),△n(O2)=1mol-0.5mol=0.5mol,由N2(g)+O2(g)?2NO(g)可知△n(N2)=0.5mol,v(N2)=$\frac{△n}{V•△t}$=$\frac{0.5mol}{2L×5min}$=0.05mol/(L•min),
故答案為:0.05mol/(L•min);
(2)A.消耗1mol N2等效于消耗1mol O2,同時生成1mol O2,故選;
B.混合氣體密度一直不變,故不選;
C.混合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變,總質(zhì)量是個定值,總物質(zhì)的量是個定值,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一直不變,故不選;
D.2v(N2=v(NO)=v(NO),故選;
故選:AD; 
(3)(3)A、該反應的正反應為吸熱反應,則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進行,平衡常數(shù)增大,故A正確;
B、加入催化劑,反應速率增大,但平衡不發(fā)生移動,故B錯誤;
C、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氮氣的轉化率增大,故C正確;
故答案為:AC;
(4)該反應中,氣體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和前后相等,壓強對平衡移動沒有影響,只要是在相同溫度下,則平衡狀態(tài)相同,與原平衡狀態(tài)相比,此時平衡混合氣中NO的體積分數(shù),故答案為:不變;
(5)該溫度下,某時刻測得容器內(nèi)N2、O2、NO的濃度分別為2.5×10-1mol/L、4.0×10-2mol/L和3.0×10-3mol/L,則有該時刻生成物的濃度冪之積與反應物濃度冪之積的比值為:$\frac{(3×10{\;}^{-3}){\;}^{2}}{(2.5×10{\;}^{-1})×(4.0×10{\;}^{-2})}$=9×10-4<K,則反應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則此時正、逆反應速率的大小:v>v,
故答案為: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因為濃度商Qc<K;>.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的有關計算,題目難度中等,注意平衡常數(shù)的計算和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高溫下,可用焦炭和石英砂(SiO2)制取高純度硅
B.CO2和鈉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得到金剛石和碳酸鈉,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之比是4:1
C.用高純度硅作為光導纖維的主要材料
D.現(xiàn)代海戰(zhàn)通過噴放液體SiCl4(極易水解)和液氨可產(chǎn)生煙幕,其主要成分是NH4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T℃時,在2L恒容密閉容器中氣態(tài)物質(zhì)X、Y、Z的物質(zhì)的量隨時間變化的部分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T/minn(X)/moln(Y)/moln(Z)/mol
00.801.000
10.700.80
50.70
90.40
100.400.80
(1)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X+2Y?2Z
(2)反應進行到10min,X的轉化率為50%,0~5min內(nèi)Y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7mol/(L•min)
(3)計算T℃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80L/mol
(4)T℃下向該密閉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X、Y、Z,反應到某時刻測得X、Y、Z的物質(zhì)的量分別為1.00mol、0.50mol、1.60mol,則此時正逆反應速率大。簐大于v(填“大于”、“等于”、“小于”)
(5)若在10min和t3、t5時刻分別改變該反應的某一反應條件,得到X、Z的物質(zhì)的量及反應速率與時間的關系如圖A、B所示:

①10min時改變的反應條件是增大Y的濃度
②t3時刻改變的反應條件是降低溫度?t5時刻改變的反應條件是加催化劑,理由是t5時刻正逆反應速率同等程度增大且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已知如表數(shù)據(jù):
化學式電離平衡常數(shù)(25℃)
HCNK=5.0×10-10
H2CO3K1=4.4×10-7,K2=4.7×10-11
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CN+H2O+CO2=HCN+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容量瓶是用來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溶液的定量儀器,其上標有①溫度、②濃度、③容量、④壓強、⑤刻度線.這五項中的( 。
A.②④⑥B.③⑤⑥C.①②④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某學生為探究AgCl 沉淀的溶解和轉化,設計實驗方案并記錄如下:
步驟和現(xiàn)象
Ⅰ.將等體積等濃度的AgNO3 溶液和NaCl 溶液混合得到濁液W,過濾,得到濾液X 和白色沉淀Y
Ⅱ.向濾液X 中滴加幾滴飽和Na2S 溶液出現(xiàn)渾濁
Ⅲ.取少量白色沉淀Y,滴加幾滴飽和Na2S 溶液沉淀變?yōu)楹谏?br />Ⅳ.取少量白色沉淀Y,滴加幾滴濃氨水沉淀逐漸溶解
(1)步驟Ⅰ的濁液W 中存在的沉淀溶解平衡為AgCl(g)?Ag+(aq)+Cl-(aq).
(2)由步驟Ⅱ出現(xiàn)渾濁,說明AgCl 與Ag2S 的溶解度,哪個更小Ag2S.
(3)能說明步驟Ⅲ中沉淀變黑的離子方程式為2AgCl(s)+S2-(aq)?Ag2S(s)+2Cl-(aq).
(4)已知:Ag++2NH3•H2O?Ag(NH3)${\;}_{2}^{+}$+2H2O,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步驟Ⅳ中加入濃氨水沉淀逐漸溶解的原因AgCl(g) Ag+(aq)+Cl-(aq),銀離子與氨水結合,降低了溶液中銀離子的濃度,使上述平衡正向移動,促使AgCl溶解.
(5)結合上述信息分析,下列預測不正確的是BC.
A.在步驟Ⅳ之后,繼續(xù)滴加濃硝酸后又有AgCl 沉淀生成
B.由步驟Ⅳ可以推測:實驗室可用氨水洗滌銀鏡反應后的試管
C.若在白色沉淀Y 中滴加NaOH 溶液,沉淀也能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6.已知25℃時,幾種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度積常數(shù)Ksp如表所示:
難溶電解質(zhì)AgClAgBrAgIAg2SO4Ag2CrO4
Ksp1.8×10-105.4×10-138.5×10-171.4×10-51.12×10-12
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由溶度積常數(shù)不能判斷相應物質(zhì)的溶解性大小
B.將等體積的4×10-3 mol/L的AgNO3溶液和4×10-3mol/L K2CrO4溶液混合,有Ag2CrO4沉淀產(chǎn)生
C.向AgCl的懸濁液中滴加飽和NaBr溶液不能得到黃色AgBr
D.向100 mL 0.02mol/L的NaSO4溶液中加入100mL0.02mol/L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某小組模擬工業(yè)合成氨,并制備NaHCO3,設計實驗如下(夾持裝置略去).

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E中盛放堿石灰的儀器名稱為干燥管.
(2)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NO2-+NH4+$\frac{\underline{\;\;△\;\;}}{\;}$N2↑+2H2O.
(3)裝置C的作用為使N2和H2混合均勻干燥氮氣和氫氣、通過氣泡的溢出速率控制氮氣和氫氣的混合比例.
(4)實驗時,應先打開裝置B中分液漏斗活塞,反應一段時間,在裝置末端導管處收集H2并驗純后,再點燃D處酒精燈,原因為防止加熱時空氣中的氧氣和水蒸氣和金屬鐵反應使金屬鐵失去金屬活性;防止氫氣和氧氣混合加熱爆炸.
(5)當F中的氨氣飽和后,取下裝置F,再向其中通入足量CO2,現(xiàn)象為白色的晶體析出;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Na++CO2+NH3+H2O=NH4++NaHCO3
(6)已知:Ksp(AgCl)=1.8×10-10;Ag2CrO4為磚紅色,Ksp(Ag2CrO4)=1.2×10-12.該小組同學設計實驗測定25℃時,NH4Cl飽和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取NH4Cl飽和溶液10.00mL,于錐形瓶中,滴加2~3滴K2CrO4溶液;用2.000mol•L-1的AgNO3標準溶液滴定,重復滴定3次,平均消耗AgNO3溶液26.00mL.判斷達到滴定終點的方法為滴入最后一滴硝酸銀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半分鐘內(nèi)沉淀不消失;NH4Cl飽和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5.2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碘化鋇(BaI2•2H2O)是一種白色粉末,常用于制取其他含碘化合物.一種制備流程如圖1:

(1)步驟Ⅰ制FeI2溶液時,提高反應速率的可行措施有a c(填序號).
a.鐵粉和碘粉用球磨機磨成細粉
b.增大n(鐵粉):n(碘)的配料比
c.適當升高反應溫度和攪拌速度
d.向反應器中加水至I2全部溶解
(2)步驟Ⅱ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I2+Ba(OH)2=Fe(OH)2↓+BaI2;用pH試紙測定溶液pH的方法是把一小塊pH試紙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溶液點在試紙的中部,試紙變色后,立刻與標準比色卡比較確定溶液的pH.
(3)步驟Ⅲ小心“煮沸”約20分鐘,可使Fe(OH)2顆粒長大,其目的是便于(步驟Ⅳ)過濾分離;步驟V加入活性炭的目的是吸附Fe(OH)2及有機雜質(zhì)等.
(4)從過濾2所得濾液中獲得BaI2•2H2O(溶解度曲線如圖2所示)的方法是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