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2010.浙江紹興)31.某科學興趣小組成員在查閱資料時了解到:牙膏除主要活性成分外。還有約占牙膏成分50%的CaCO3[或Si02、Al(OH)3、CaHP04]等摩擦劑和保持牙膏濕潤的甘油等物質。于是對自己牙膏中的摩擦劑是什么產生了興趣。
[建立假設]我牙膏中的摩擦劑有碳酸鈣。
[進行實驗]
①取2厘米長牙膏于小燒杯中,加入10毫升蒸餾水,充分攪拌,靜置一段時間,分離上層清液和沉淀,待用;
②用pH試紙測定所得溶液的pH大于7,正確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取少量沉淀物,加入過量的稀鹽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有大量氣泡產生,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寫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
[實驗結論]我牙膏中的摩擦劑一定有碳酸鈣。
[反思交流]有同學指出上述實驗沒有對__________是否存在進行檢驗,因此,實驗結論不成立。
[拓展延伸]資料表明可以利用鈣離子與草酸根離子(C2O42-)結合產生草酸鈣沉淀來檢驗鈣離子。請寫出草酸銨[(NH4)2C2O4]溶液和氯化鈣溶液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5)C B(共1分,各0.5分) 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1分)
白色固體變藍(1分)
(6)Cu(OH)2 CuO + H2O (1分) CuCO3 CuO + CO2 ↑ (1分)
(7)2 : 1 (2分)
(8)4CuO 2Cu2O + O2 ↑ (1分)
3.(2010.浙江杭州)34.某校興趣小組的同學在網上看到:茶葉是堿性食品,喝茶可以溶浴解脂肪而減肥,他們設計了探究的課題是:比較不同產地茶葉泡出液的酸堿度及茶水是否能溶解脂肪而有減肥作用。他們的實驗過程如塑下:
①從市場上購買了三種不同產地的茶葉,編號為A.B.C。
②取A、B、C三種茶葉分別在相同的條件下,用開水沖泡。
③用pH試紙分別到杯中蘸取A.B.C三種茶葉的泡出液,和標準比色卡比對'測得它們的 pH分別為5.4、6. 3、6. 0。
④將形狀、大小、質量相同的脂肪小塊,分別放入盛有三種茶葉泡出液的相同杯中,在適宜的溫度下保溫5小時后,分別濾出脂肪塊,吸干表面水分并稱量。根據脂肪塊在茶水中浸泡前后的質量變化(不考慮脂肪塊吸水),判定茶水能否溶解脂肪。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以上實驗操作步驟中錯誤的是 。
(2)在第②步實驗操作中“相同的條件主要是指:水的溫度、茶葉的質量、沖泡的時間及
_ _ 應相同。
(3)組內有看的同學認為,第④步實驗設計不嚴密,需要改進的是 。在第④步實驗中, 根據實驗的目的,適宜的溫度應控制在 左右。
(4)有人將茶水倒入有水垢的熱水瓶中浸泡一下時間后振蕩,發(fā)現水垢大部分消失了,產生這種現象的化學原理最可能是 。
答案:34. (1)③
(2)水的質量或體積
(3)要設置對照實驗,37℃
(4)茶水呈酸性,與水垢中的碳酸鹽等物質發(fā)生反應
(三)設計與實驗:
Ⅰ.固體的獲。
(1)將反應后的固、液混合物經 ▲ 、洗滌、低溫烘干得藍色固體。
(2)判斷固體已洗凈的方法及現象 ▲ 。
Ⅱ.用下圖所示裝置,定性探究固體的成分。
(3)若用裝置A、B組合進行實驗,B中無現象,則猜想 ▲ 正確;
(4)若用裝置A、C組合進行實驗,C中無現象,則猜想 ▲ 正確;
(5)小組同學將裝置按 A、 ▲ 、 ▲ (填“B”、“C”)的順序組合進行實驗,驗證出猜想三是正確的,實驗中:B中的現象為 ▲ ,
C中的現象為 ▲ 。
結論:固體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Ⅲ.固體成分定量測定:
已知Cu(OH)2的分解溫度為66℃∽68℃,
CuCO3的分解溫度為200℃∽220℃。設固體
的組成為aCu(OH)2•bCuCO3。小組同學用熱
分析儀對固體進行熱分解,獲得相關數據,
繪成固體質量變化與分解溫度的關系如右圖,
請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6)寫出A B、C D段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AB段: ▲ ;
CD段: ▲ ;
(7)通過計算可得: a:b= 。
(8)若將24.0g剩余固體繼續(xù)加熱到更高的溫度,發(fā)現固體質量減少了2.4g后質量不再改變,寫出此過程中可能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
猜想一:Na2CO3 + CuSO4= CuCO3↓+ Na2SO4(1分)
猜想二:堿(1分)
Ⅰ.(1) 過濾(1分)
(2)取最后洗滌液少量,滴加適量的稀鹽酸(硝酸、硫酸),無氣泡產生;或滴加BaCl2 [或Ba(OH)2、Ba(NO3)2]或CaCl2[或Ca(OH)2、Ca(NO3)2]溶液,無沉淀產生。(其它合理答案均給分)(1分)
Ⅱ.(3)二(1分)
(二)資料查閱:
①Cu(OH)2和CuCO3晶體均不帶結晶水;
②Cu(OH)2、CuCO3受熱易分解,各生成對應的兩種氧化物。
(一)猜想與假設:
猜想一:固體為CuCO3,理由: ▲ (用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固體為Cu(OH)2,理由:Na2CO3溶液呈 ▲ (填“酸”或“堿”)性。
猜想三:固體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三)溶液未出現藍色或無現象(意思相近給分),銅網表面變紅(意思相近給分)
(4)驗純
(5)酸
2.(10鎮(zhèn)江)30.(14分)將過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得到藍色固體。某研究性學習
小組對藍色固體的成分進行了如下探究。請完成下列各題:
(四)實驗反思:
(4)大家認為丙同學在加熱之前,應對氣體先 ▲ 以確保安全。
(5)由上述實驗可知,硫酸銅溶液顯 ▲ 性(填“酸”或“堿”)。
(1)無
(2)帶火星的木條(意思相近給分)
(三)實驗現象與結論:A中觀察到 ▲ ,證明無O2;
B中觀察到 ▲ ,證明該氣體是H2。
(二)實驗:
(1)甲同學為確定是否含有SO2,他將氣體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溶液顏色未發(fā)生變化,則該氣體中 ▲ SO2(填“有”或“無”)。
(2)乙同學認為只有O2,則可用是 ▲ 來檢驗。實驗證明乙同學的觀點不正確
(3)丙同學為判斷是否含有O2,同時確定氣體成分,通過查閱資料得知:
O2+4KI+4HCl=2I2+4KCl+2H2O,I2為碘單質。于是他設計了如下的實驗裝置:
(一)探究:從物質組成元素角度分析,氣體可能是SO2、O2、H2中的一種或幾種。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