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三國、兩晉、南北朝
考點10(1)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社會經(jīng)濟
①江南經(jīng)濟的發(fā)展
材料一 (陸) 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歲,襲爵撫軍大將軍、平原王!|徐州刺史博陵崔鑒女,鑒謂所親云:“平原王才度不惡,但恨其姓名殊為重復(fù)”時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魏書》卷四十。
材料二 (遷都洛陽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違父背尊,跨據(jù)恒朔(今山西大同,內(nèi)蒙古河套一帶)。……此小兒今日不滅,乃是國家之大禍……”乃廢為庶人。
――《魏書》卷二十二。
材料三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興,蓋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舊染既除,新機重啟,擴大恢張,遂能別創(chuàng)空前之世局。
――陳寅恪《李唐氏族推測之后記》。
請回答:
(1)材料一中,崔鑒對陸睿的不滿反映出當(dāng)時民族關(guān)系存在什么問題?為此,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6分)
漢族和鮮卑族之間存在著民族矛盾。推行了改漢姓、改語言、改服飾、通婚姻、改制度等方面的漢化措施。
(2)材料二中孝文帝對太子恂的處理說明了什么?(2分)
改革面臨著阻力;孝文帝推進改革的堅強決心。
(3)依據(jù)材料三, 分析孝文帝改革產(chǎn)生的影響。(4分)
促進了民族融合.為唐朝大一統(tǒng)和文化繁榮(為重新走向國家統(tǒng)一)莫定了基礎(chǔ)。
第三節(jié)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社會經(jīng)濟
(4)提出這一論據(jù)的意圖何在? 接受漢族的先進文化(1分)
7.(05上海歷史卷)北周鮮卑大臣豆盧?自愿棄官去學(xué)儒家經(jīng)典,皇帝對此大加贊賞。使北
A.商鞅變法 B .王安石變法 C.
孝文帝改革 D.張居正改革
w.w.w.k.s.5.u.c.o.m ――引自《資治通鑒》
請回答:
(1)魏主是誰? 孝文帝(1分);
(2)本詔令提出了什么改革? 改鮮卑姓為漢姓(1分)
(3)詔令提出這一改革的論據(jù)是什么? 鮮卑族的祖先是黃帝(1分)
5.(95年上海歷史卷) 下列各組王朝排列中,均建都于洛陽的是
A秦、西漢、東漢、西晉、東晉 B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
C西周、曹魏、北魏、隋、唐 D東漢、東晉、前秦、遼、后梁
4.(01年全國歷史卷) 匈奴、鮮卑、羯、氐、羌五族內(nèi)遷后,對歷史影響最大的是
A鮮卑
B匈奴
w.w.w.k.s.5.u.c.o.m C羌 D氐
3.(02年上海歷史卷) 南北朝時期,我國北方少數(shù)民族中通過漢化推動社會進步,影響最大的是
A鮮卑 B匈奴 C羯 D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