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6.甲乙兩實驗小組同學對鐵及其化合物的性質進行如下探究:
I.甲組同學利用如圖裝置探究過量鐵粉與濃H2SO4反應產生的氣體成分.

(1)組裝好實驗儀器后,接下來的實驗操作是檢查裝罝的氣密性;
(2)B中觀察到品紅溶液褪色,D中收集到VmL水,說明A中反應產生氣體的成分是SO2和H2
II.乙組同學對反應后圓底燒瓶溶液中所含金屬離子進行探究.
(3)鐵與濃H2SO4的反應過程中必有Fe3+生成.取適量反應后的溶液,加入少量KSCN溶液,不變紅色.原因是2Fe3++Fe=3Fe2+(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4)取適量反應后的溶液,加人少量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溶液褪色.該反應原理的離子方程式為5Fe2++MnO4-+8H+=5Fe3++Mn2++4H2O.
(5)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先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呈現血紅色,繼續(xù)滴加過量新制氯水,紅色褪去.
①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
A.溶液中Fe3+被氧化成更髙價;
B.溶液中SCN-被氧化;
C.溶液中Fe3+及SCN-均被氧化.
②請選用下列合適的化學試劑,驗證結論A是否正確.
0.lmol/L FeCl3溶液、lmol/L FeCl2溶液、KSCN溶液、新制氯水、一定濃度的H2O2溶液.
操作、現象及相關結論為在已褪色的溶液中取出溶液少許于另一試管中,再加入適量的1mol/L的FeCl3溶液;如果溶液紅色復原,則結論A正確,反之亦然.

分析 甲乙兩實驗小組同學對鐵及其化合物的性質進行如下探究:
I.(1)裝置組裝后發(fā)生反應除雜、排水量氣法測定氣體體積,需要氣密性完好;
(2)B中觀察到品紅溶液褪色說明生成氣體中含二氧化硫,D中收集到VmL水,說明生成的氣體可能含氫氣;
II.乙組同學對反應后圓底燒瓶溶液中所含金屬離子進行探究,
(3)鐵與濃H2SO4的反應過程中必有Fe3+生成,取適量反應后的溶液,加入少量KSCN溶液,不變紅色,說明是鐵過量和硫酸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
(4)取適量反應后的溶液,加人少量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溶液褪色說明亞鐵離子被高錳酸鉀溶液氧化;
(5)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先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呈現血紅色,繼續(xù)滴加過量新制氯水,紅色褪去,可能存在的情況是溶液中Fe3+被氧化程更高價態(tài)的鐵、溶液中SCN-被氧化或溶液中Fe3+及SCN-均被氧化,可用試劑的反滴加法檢驗.

解答 解:(1)裝置組裝后發(fā)生反應除雜、排水量氣法測定氣體體積,需要氣密性完好,組裝好實驗儀器后,接下來的實驗操作是檢查裝罝的氣密性,
故答案為:檢查裝罝的氣密性;
(2)濃硫酸和過量的鐵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二氧化硫氣體,隨著反應的進行,硫酸的濃度逐漸降低,稀硫酸和鐵反應生成氫氣,
故答案為:SO2及H2;
(3)鐵與濃H2SO4的反應過程中必有Fe3+生成.取適量反應后的溶液,加入少量KSCN溶液,不變紅色.原因是鐵過量,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3++Fe=3Fe2+,
故答案為:2Fe3++Fe=3Fe2+;
(4)取適量反應后的溶液,加人少量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溶液褪色是亞鐵離子被高錳酸鉀溶液氧化,該反應原理的離子方程式為:5Fe2++MnO4-+8H+=5Fe3++Mn2++4H2O,
故答案為:5Fe2++MnO4-+8H+=5Fe3++Mn2++4H2O;
(5)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先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呈現血紅色,繼續(xù)滴加過量新制氯水,紅色褪去,
①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先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呈現血紅色,繼續(xù)滴加過量新制氯水,紅色褪去,可能存在的情況是溶液中Fe3+被氧化成更高價態(tài)的鐵、溶液中SCN-被氧化或溶液中Fe3+及SCN-均被氧化,
故答案為:溶液中SCN-被氧化;溶液中Fe3+及SCN-均被氧化;
②如果是溶液中的+3價鐵被氧化為更高的價態(tài),可再加FeCl3溶液,在已褪色的溶液中取出溶液少許于另一試管中,再加入適量的1mol/L的FeCl3溶液;如果溶液紅色復原,則結論A正確;反之亦然,
故答案為:在已褪色的溶液中取出溶液少許于另一試管中,再加入適量的1mol/L的FeCl3溶液;如果溶液紅色復原,則結論A正確,反之亦然.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的性質實驗探究和混合物的計算,為高考常見題型,側重于學生的分析、實驗和計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實驗的方法和端值法的計算的思路,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700℃時,向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發(fā)生反應:CO(g)+H2O(g)?CO2+H2(g)  反應過程中不同條件下達到平衡時測定的部分數據見表(表中t1>t2):
反應時間/minn(CO)/moln(H2O)/mol
01.200.60
t10.80 
t2 0.20
下列說不正確的是(  )
A.反應在t1min內的平均速率為v(H2)=0.40/t1 mol•L-1•min-1
B.保持其他條件不變,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0.60 molCO和1.20 molH2O,到達平衡時,n(CO2)=0.40 mol
C.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向平衡體系中再通入0.20 mol H2O(g),與原平衡相比,達到新平衡時CO轉化率增大,H2O的體積分數增大
D.溫度升至800℃,上述反應平衡常數變?yōu)?.64,則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387K時,在體積為1.0L 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2A(g)?B(g)+C(g),該反應的平衡常數 K=4,若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0.15mol A、0.15mol B 和0.15mol C,上述平衡( 。
A.向正反應方向移動B.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C.達到平衡D.無法判斷移動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有機反應中常說的鹵化、硝化、水化都屬于取代反應
B.按系統命名法,有機物 的名稱為:2,2,4-三甲基-4-戊烯
C.分子式為C8H11N的有機物,分子內含苯環(huán)和氨基(-NH2)的同分異構體共14種
D.乙烯、氯乙烯、甲苯三種有機物分子內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關于有機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CCl4和SiC都屬于有機物
B.甲醇和乙酸均能與金屬鈉反應
C.C3H6Cl2的同分異構體有3種
D.若分子式為C5H10O2的酯的水解產物之一為乙醇,則該酯的結構有2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Ⅰ、已知室溫下,碳酸的電離常數K1=4.4×10-7,K2=4.7×10-11.NaHCO3水溶液顯堿性,在NaHCO3溶液中繼續(xù)逐漸通入二氧化碳,至溶液中n(HCO3-):n(H2CO3)=4.4時溶液可以達中性.
Ⅱ、工業(yè)上可通過CO和H2化合制得CH3OH:CO(g)+2H2(g) CH3OH(g)△H  (CO結構式為C≡O).又知某些化學鍵的鍵能(斷開 1mol化學鍵時所需要的最低能量)數值如下表:
化學鍵C-CC-HH-HC-OC≡OH-O
鍵能
(kJ•mol-1
3484134363581072463
則△H=-116kJ•mol-1
Ⅲ、電化學降解NO3-的原理如圖1所示.
 ①電源 A 極為正極(填“正極”或“負極”),陰極反應式為2NO3-+10e-+12H+=6H2O+N2↑.
②若電解過程中轉移了 1mol 電子,則膜左側電解液的質量減少量為9g.
Ⅳ、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轉化:2NO2(g)?N2O4(g)△H<0.現將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氣體通入一體積為 2L的恒溫密閉玻璃容器中,10min反應達平衡.反應物濃度隨時間變化關系如圖2. 
①圖2中共有兩條曲線X和Y,其中曲線X表示NO2濃度隨時間的變化.下列不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B.
A.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壓強不隨時間變化而改變
B.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變化而改變
C.容器內混合氣體的顏色不隨時間變化而改變
D.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平均分子量不隨時間變化而改變
②前 10min內化學反應的平衡常數K(b) 值為$\frac{10}{9}$
③反應 25min 時,若只改變了某一個條件,使曲線發(fā)生如圖2所示的變化,該條件可能是增大NO2的濃度(用文字表達);其平衡常數 K(d)=K(b)(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100℃時,向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X氣體,發(fā)生如下反應:X(g)+2Y(g)?Z(g),反應過程中測定的部分數據見下表( 。
反應時間/minn(X)/moln(Y)/mol
02.002.40
101.00
300.40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溫度為200℃時,上述反應平衡常數為20,則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B.若密閉容器體積可變,其他條件不變,在達到平衡后縮小容器體積為原來一半,則n(X)>1mol/L
C.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向容器中再充入1.00molX氣體和1.20molY氣體,到達平衡后,X轉化率增大
D.保持其他條件不變,若再向容器中通入0.10molX氣體,0.10molY和0.10molZ,則v(正)<v(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西省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鉛的冶煉大致過程如下:

①富集:將方鉛礦(PbS)進行浮選;

②焙燒:2PbS+3O22PbO+2SO2;

③制粗鉛:PbO+CPb+CO;PbO+COPb+C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將1 mol PbS冶煉成Pb理論上至少需要6 g碳

B.浮選法富集方鉛的過程屬于化學變化

C.方鉛礦焙燒反應中,PbS是還原劑,還原產物只有PbO

D.整個冶煉過程中,制取1 mol Pb共轉移2 mol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貴州省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為二氧化錳的有關轉化關系圖,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反應①~⑥均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B.反應⑤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4

C.相同條件下生成等量的O2,反應③和④轉移的電子數之比為1∶2

D.反應②中Cl2只作氧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