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07707  107715  107721  107725  107731  107733  107737  107743  107745  107751  107757  107761  107763  107767  107773  107775  107781  107785  107787  107791  107793  107797  107799  107801  107802  107803  107805  107806  107807  107809  107811  107815  107817  107821  107823  107827  107833  107835  107841  107845  107847  107851  107857  107863  107865  107871  107875  107877  107883  107887  107893  107901  170175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第(1)小題是關于青霉素發(fā)現(xiàn)的實驗研究,第(2)題是關于青霉素抗藥性的研究,請按要求回答
(1)下面是發(fā)現(xiàn)和研究青霉素的過程:

問題:在培養(yǎng)細菌的培養(yǎng)基中,發(fā)現(xiàn)青霉菌,在其周圍沒有細菌生長.沒有青霉菌的培養(yǎng)基內布滿了細菌.
假設:
實驗:把青霉菌放入培養(yǎng)液內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除去青霉菌,并用這種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細菌,觀察細菌的生長情況.
結果:這種培養(yǎng)液阻止了細菌的生長和繁殖.
結論:青霉菌可產生一種阻止細菌生長繁殖的物質.
①該實驗的假設是
 

②以上實驗還不足以論證以上結論,請在以上實驗的基礎上,補充相應的實驗方法.
 

(2)為了研究細菌對青霉素抗藥性形成的機理,有人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步驟1:取培養(yǎng)皿A,加入普通細菌培養(yǎng)基;
取培養(yǎng)皿B若干(分別記作B1、B2、B3…),加入含青霉素的細菌培養(yǎng)基.
步驟2:將適量某種細菌培養(yǎng)液接種在培養(yǎng)皿A的表面,置于適宜的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培養(yǎng)基的表面會出現(xiàn)一些細菌菌落.
步驟3:用接種環(huán)將A上的某一菌落挑到盛有無菌液的錐形瓶中,蓋上瓶塞,劇烈震蕩錐形瓶以分散細菌.
步驟4  從錐形瓶中取一環(huán)菌液接種到B1上,將B1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B1中一定部位出現(xiàn)了少量菌落.
步驟5:用接種環(huán)再在B1中的菌落上按一下,然后接種在B2表面,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培養(yǎng)基表面又會出現(xiàn)較多菌落.
步驟6:再用接種環(huán)再從B2中的菌落上按一下,然后接種在B3表面,培養(yǎng)一段時間┉┉
如此繼續(xù),直到接種至Bn上(如圖).
(實驗重復多次,每次實驗結束都要進行嚴格的消毒))
①微生物接種的方法很多,由“步驟2”可知,此步驟采用的可以是
 
法.
比較各培養(yǎng)皿中的細菌數(shù)的多少,可以間接通過計算培養(yǎng)皿中的
 
數(shù)來表示.
②培養(yǎng)皿A與培養(yǎng)皿B中的細菌相比,主要差異是
 

在微生物學上將B培養(yǎng)皿中的培養(yǎng)基稱為
 
培養(yǎng)基.
③如果B1中沒有菌落形成,實驗就無法進行下去.若要使實驗進行下去,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④從B1培養(yǎng)基至Bn培養(yǎng)基上的細菌菌落數(shù)越來越多,菌落也越來越大.請用達爾文理論解釋這種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回答下列有關生物工程的問題.
研究發(fā)現(xiàn),轉基因抗蟲植物能殺死昆蟲的原理是該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質被昆蟲食用后,在消化道中被蛋白酶水解后產生具有毒性的活性肽,與昆蟲細胞上的受體結合,使?jié)B透壓失衡,導致昆蟲死亡.如圖表示利用細菌中抗蟲基因獲取抗蟲玉米的部分過程.其中①-⑧表示操作流程,a、b表示分子,c-e表示培養(yǎng)過程,其中d過程表示細菌與玉米細胞混合培養(yǎng).(括號內填編號,橫線上填字母或文字)

(1)在如圖所示的過程中,涉及到的生物技術包括
 
(多選).
A.基因工程    B.植物細胞融合技術    C.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  D.核移植技術
(2)在圖示過程中,需要用到限制酶的是流程[
 
];導入目的基因的步驟是流程[
 
].
(3)在流程⑤中,細菌不斷分裂產生更多細菌,該步驟的主要目的是
 

(4)在圖示過程中,涉及脫分化和再分化的是流程[
 
],脫分化和再分化培養(yǎng)基的本質差異是
 

(5)判斷該基因工程成功的依據是
 
(多選)
A.玉米細胞產生了抗蟲蛋白          B.玉米細胞中有了抗蟲基因
C.玉米植株表現(xiàn)出抗蟲性狀          D.玉米細胞中有了細菌  
(6)結合題意,分析美國批準種植該轉基因抗蟲玉米的生物學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是某細胞進行有絲分裂的模式圖,據圖回答:(“[]”內填字母序號,橫線里填數(shù)字或文字)

(1)該圖是
 
 細胞有絲分裂模式圖,該圖作為一個細胞周期還缺少處于
 
期的細胞模式圖;
(2)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發(fā)生在圖[
 
]
 
期中,圖B表示細胞分裂
 
期;
(3)A圖中染色體的數(shù)目為
 
,染色單體數(shù)為
 
,DNA分子數(shù)為
 

(4)DNA與染色體和染色單體三者之比為2:1:2的圖示是[
 
];
(5)在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質變?yōu)槿旧w和染色體變?yōu)槿旧|的過程,分別發(fā)生在圖示的[
 
]和[
 
]中;
(6)圖示生物的受精卵除圖中所示過程外,還需要進行
 
,才能形成組織、器官,進而發(fā)育成個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雄性菜蝴蝶的體色有黃色和白色,而雌性不管是什么基因型都表現(xiàn)為白色.菜蝴蝶的觸角沒有性別限制,雌性和雄性都可以有棒形和正常類型.控制體色的一對等位基因A、a與控制觸角形狀的一對等位基因B、b分別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用不同類型的此菜蝴蝶做了兩組雜交實驗,結果如下表.請回答以下問題:


(1)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符合
 
定律,理由是
 

(2)根據實驗
 
可以推斷出黃色是
 
(顯性或隱性)性狀.
(3)實驗②中雌性、雄性親本的基因型分別為
 
、
 

(4)基因型為AABB的雌性菜蝴蝶和純合的白色棒形雄性菜蝴蝶雜交,F(xiàn)1隨機交配,在F2中黃色棒形的比列為
 
.請用遺傳圖解表示該雜交實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回答有關微生物實驗的問題.
實驗一:《用選擇培養(yǎng)基分離土壤中的自身固氮菌》.
(1)分離土壤中的自身固氮菌是采用選擇培養(yǎng)基,該培養(yǎng)基的特點是
 

(2)在配置上述培養(yǎng)基時,使用的瓊脂必須用自來水沖洗,再用蒸餾水浸泡,反復多次,其目的是為了
 

(3)在平板上接種土壤樣品的浸出液稀釋液后,平板的培養(yǎng)時間不能過長,原因是
 

(4)如圖是常用的微生物接種法,稱為
 
.接種的目的是
 

(5)下面是分離土壤中自身固氮菌阿什比無氮培養(yǎng)基成分:C6H12O610g、KH2PO40.2g、MgSO4?7H2O0.2g、NaCl0.2g、CaSO45g,蒸餾水1000mL,pH7.0.其中提供碳源的物質是
 
,提供無機鹽的物質是
 

(6)固氮菌在培養(yǎng)過程中能被青霉素抑制.下列細菌中不能被青霉素抑制的一組是
 

①嗜鹽菌;②大腸桿菌;③嗜熱菌;④放線菌.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實驗二:為能徹底消滅培養(yǎng)基中的其他微生物,科學家研究出間隙滅菌法.其程序是:第一天,將培養(yǎng)基在100℃下維持30分鐘,然后在35℃~37℃下放置24小時;第二天、第三天重復第一天的操作.請分析:
(1)培養(yǎng)基在100℃下維持30分鐘的目的是
 

(2)在35℃~37℃下放置24小時后再加熱的目的是
 

(3)怎樣證明間隙滅菌法的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Ⅰ、稻田中除水稻外,還有雜草、田螺等生物.

(1)調查稻田中田螺種群密度時可采用樣方法,選取樣方的關鍵是
 
.根據下側的取樣調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種群密度為
 
只/m2
樣方編號 1 2 3 4 5 6
樣方面積(m2 1 1 1 1 1 1
田螺數(shù)量(只) 15 18 15 19 15 14
(2)稻田中經控制后的有害生物密度與所需的防治成本有關,并影響作物的價值.圖中曲線
 
(填“Ⅰ”或“Ⅱ”)表示將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時的防治成本.若將有害生物密度分別控制在圖中A、B、C三點,則控制在
 
點時收益最大.
(3)如在適當時間將鴨引入稻田,鴨能以稻田中的雜草、田螺等有害生物為食,從而可以減少
 
使用,減輕環(huán)境污染.稻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
 
能將鴨的糞便分解成
 
以促進水稻的生長.
Ⅱ、某島嶼居民與該島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鷹構成的食物網如下圖.某個時期,當?shù)鼐用翊罅坎稓Ⅶ瑢е聧u上鼠種群暴發(fā),隨后由鼠疫桿菌引起的鼠疫通過跳蚤使人感染.
回答問題:
(1)該食物網中,植物中的能量能通過
 
條食物鏈傳遞給鷹,鷹所處的營養(yǎng)級為
 
;兔與人的種間關系是
 
.鼠疫桿菌與人的種間關系是
 

(2)通常情況下,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對鼠種群數(shù)量的影響
 
(大于、小于、等于)鼬對鼠種群數(shù)量的影響;大量捕殺鼬會導致鼠種內競爭
 
(增強、不變、減弱).
(3)生長在該島上的蘑菇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
 
(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其體內貯存的能量
 
(能、不能)傳遞給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種原因,如圖所示①、②表示由兩種機體免疫異常引起的糖尿。垞䦂D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某類細胞是
 
,其產生的抗體Y1與胰島B細胞上的受體結合,導致胰島B細胞對葡萄糖的敏感度
 
,胰島素的分泌量減少,血糖濃度升高.
(2)圖中抗體Y2
 
結合,使胰島素不能發(fā)揮作用,從而使血糖濃度升高.
(3)據圖判斷能否通過注射胰島素來治療由于機體免疫異常引起的糖尿病?
 

(4)在正常的血糖調節(jié)中,胰島素的分泌增多,會導致血糖濃度的降低;降低的血糖濃度又反過來影響胰島B細胞的分泌活動,導致胰島素分泌減少,這種調節(jié)方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野生型家蠶翅為白色,飼養(yǎng)過程中偶然發(fā)現(xiàn)有的個體翅為黃色,為了解該性狀的遺傳方式,研究者設置了6組家蠶交配組合,統(tǒng)計相同時間段內的繁殖結果如表. 
組合編號
交配組合黃翅♀×白翅品種甲♂黃翅♂×白翅品種甲♀第I組F1自交第I組F1×白翅品種甲黃翅×白翅品種乙第V組F1自交
子代家蠶總數(shù)(只)黃翅59766413643460176
白翅00463359956792
(1)前四組的子代家蠶中黃翅和白翅性狀均不存在性別差異,說明相關基因位于
 
染色體上,遺傳符合
 
定律.
(2)Ⅴ、Ⅵ組結果說明的翅色顯隱關系似乎與前四組矛盾,但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白翅品種乙中另有一對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基因與此有關,該基因可能會對黃翅基因的表達起抑制作用,導致Ⅴ組子代全為白翅,Ⅵ組子代黃翅與白翅的比值接近于3:13.若該解釋合理,第Ⅵ組子代中白翅家蠶應該有
 
種基因型.
(3)研究發(fā)現(xiàn),家蠶體色為黃色與類胡蘿卜素有關,但家蠶自身不能合成該類色素,只能從食物中攝取自身所需的色素分子,由此推斷家蠶體內一定存在能與其吸收的色素分子結合的
 
,協(xié)助色素分子向細胞內轉運.為證實此推斷,科學家可采用一定的技術抑制基因
 
表達出該物質,然后觀察家蠶體色變化,若
 
,則支持該推斷.家蠶體色這一性狀是
 
兩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果某自花傳粉二倍體植物的莖高受基因A、B、C的控制,這三個高莖基因分別位于不同的染色體上,每個基因都有一個等位基因.當植株中不含有高莖基因時莖高為4cm(基礎莖高),每增加一個高莖基因在基礎莖高上使莖高增加2cm.請回答:
(1)控制該種植物莖高的基因型共有
 
種.
(2)該種植物莖高最高為
 
cm,基因型為
 

(3)將最高的植株與最矮的植株雜交,F(xiàn)1植株的基因型為
 
,莖高預期高度為
 
cm;F1自交,F(xiàn)2
 
cm高度的植株最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有人做了如圖實驗:將生長狀況相同的燕麥胚芽鞘尖端切下,分別放在瓊脂塊A、B、C、D、E、F上,再分別放入一側開有小孔的暗箱中,并給予單側光照射(②③中插入了云母片).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①實驗的結果是:A瓊脂塊內生長素濃度
 
B瓊脂塊內生長素濃度.原因是單側光的刺激引起生長素
 

(2)②實驗的結果是:C與D瓊脂塊內生長素濃度相等,這說明
 
的刺激對生長素的合成沒有影響.
(3)③的實驗結果是:E瓊脂塊內生長素濃度
 
F瓊脂塊內生長素濃度.
(4)①與③比較,E瓊脂塊內生長素濃度比A瓊脂塊內生長素濃度
 
,原因是③中云母片對生長素的運輸有部分阻擋作用.
(5)①與②對照,可以說明單側光能夠引起生長素不均勻的分布,而且在
 
可以橫向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