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28158  128166  128172  128176  128182  128184  128188  128194  128196  128202  128208  128212  128214  128218  128224  128226  128232  128236  128238  128242  128244  128248  128250  128252  128253  128254  128256  128257  128258  128260  128262  128266  128268  128272  128274  128278  128284  128286  128292  128296  128298  128302  128308  128314  128316  128322  128326  128328  128334  128338  128344  128352  170175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南省常德市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同源染色體之間最可能相同的是( )

A.堿基序列 B.遺傳信息

C.的比值 D.堿基種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南省常德市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該實驗證明了子代噬菌體的各種性狀是通過DNA遺傳的

B.為確認蛋白質(zhì)外殼是否注人細菌體內(nèi),可用35S標記噬菌體

C.若用32P對噬菌體雙鏈DNA標記,再轉(zhuǎn)入普通培養(yǎng)基中讓其連續(xù)復制n次,則含32P的DNA應占子代DNA總數(shù)的n

D.侵染過程的“合成”階段,噬菌體以自身的DNA作為模板,而原料、ATP、酶、場所等條件均由細菌提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幽門螺桿菌(Hp)感染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潰瘍的主要致病因素,其不良預后是胃癌.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目前我國有超過50%人感染了Hp病菌.Hp是微需氧菌,環(huán)境氧要求5%~8%,在大氣或絕對厭氧環(huán)境下均能生長,Hp的尿素酶極為豐富,尿素酶催化尿素水解形成“氨云”保護細菌在高酸環(huán)境下生存.
在患者體內(nèi)采集樣本并制成菌液后,進行分離培養(yǎng).實驗基本步驟如下:
配制培養(yǎng)基→滅菌、倒平板→X→培養(yǎng)→觀察.請回答:
(1)在配制培養(yǎng)基時,要加入尿素和酚紅指示劑,這是因為Hp含有尿素酶,它能以尿素作為氮源;若有Hp,則菌落周圍會出現(xiàn)紅色環(huán)帶.
(2)步驟X的操作如圖所示:

①微生物接種的方法很多,但都要注意防止雜菌的污染;圖所示方法為稀釋涂布平板法.
②圖示每次取樣前需用手指輕壓移液管上的橡皮頭,吹吸三次,目的是使微生物和無菌水混合均勻.
③下列關于此實驗的操作,正確的是C.
A.高壓蒸汽滅菌加熱結束時,打開放氣閥使壓力表指針回到零后,開啟鍋蓋
B.含酚紅指示劑的尿素為唯一氮源的培養(yǎng)基滅菌后,冷卻至室溫倒平板
C.取103、104、105倍的稀釋液和無菌水各0.1mL,分別涂布于各組平板上
D.在皿蓋上用記號筆做標記
(3)在培養(yǎng)時,需將培養(yǎng)皿倒置并放在恒溫培養(yǎng)箱中,否則將可能導致無法形成單一菌落.
(4)臨床上14C呼氣試驗檢測是一種安全、準確的檢測Hp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當被檢測者服用含有14C標記尿素的膠囊后,如患者的胃內(nèi)存在Hp感染,則可將其分解為氨和14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為某條小河流從高山湖泊進入大河的示意圖及A處水域浮游植物在一年內(nèi)的變化曲線圖,其中工廠會向河流排污.結合所學知識請回答.

(1)在調(diào)查高山、河流、湖泊中植物種類和數(shù)量時,在每個采樣點要做到隨機取樣(多次取樣),以確保調(diào)查結果的客觀性.圖中高山、河流、村莊在生物種類上的差異屬于群落空間結構中的水平結構,其中河流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能量來源是太陽能和工廠排放污水中有機物的化學能.
(2)食品工廠向河流排污,導致魚類因為缺少氧氣而大量死亡使水體變渾濁,但是在村莊附近的河流又保持清澈見底,這依賴于該河流的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
(3)根據(jù)圖示推測,A處1-2月無機鹽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消耗了無機鹽,12月限制浮游植物繁殖的主要因素是溫度或光照.
(4)調(diào)查表明,近年來高山冰川越來越少,主要原因是人類活動加速了碳循環(huán)的哪一個環(huán)節(jié)?化石燃料的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選取合適的實驗材料是實驗能否成功的關鍵條件之一.某校甲、乙兩個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教材中的相關實驗,從市場上買了白色洋蔥和幾包某品牌的高活性干酵母.
(1)甲組選用白色洋蔥進行如下實驗:
①為了驗證洋蔥根尖伸長區(qū)細胞中含有較少的脂肪:取新鮮的洋蔥根尖并作徒手切片,選取2-3片最薄切片放置在載玻片的中央,滴加蘇丹Ⅲ染色,并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后,在顯微鏡下觀察,結果幾乎觀察不到被染成橘黃色的顆粒,最可能的原因是洋蔥根尖細胞中脂肪的含量很少且不集中.
②取其鱗片葉外表皮進行“觀察植物細胞的質(zhì)壁分離和復原”實驗時,在蓋玻片的一側(cè)滴入含有伊紅(植物細胞不吸收的紅色染料)的O.3g/L的蔗糖溶液,則在顯微鏡下觀察到原生質(zhì)層內(nèi)外的顏色分別是無色、紅色;細胞能夠發(fā)生質(zhì)壁分離的內(nèi)因是細胞壁和原生質(zhì)層的伸縮性不同(原生質(zhì)層的伸縮性大于細胞壁的伸縮性).
③為了從鱗片葉的葉肉細胞中提取DNA,他們撕去鱗片葉的內(nèi)表皮和外表皮,剪碎后放入研缽內(nèi),在進行研磨前,還需要加入食鹽、洗滌劑等物質(zhì).
(2)乙組選用酵母菌作材料進行如下實驗:
①用活化后的酵母菌來探究呼吸方式,若用澄清的石灰水作為檢測試劑,則觀測的指標是石灰水的渾濁程度.
②為了探究酵母菌種群增長的最適溫度,在已知15~35℃溫度范圍內(nèi)繼續(xù)實驗,如圖為視野中觀察的實際結果,表為實驗過程記錄表 (單位:×106個/mL):
溫度
(℃)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第7次第8次
0h24h48h72h96h120h144h168h
151.23.03.84.64.03.22.82.5
201.25.05.34.22.11.20.80.6
251.25.25.64.62.91.00.60.2
301.24.95.54.82.21.30.70.5
351.21.51.82.02.21.30.80.6
則:a.若使用的血球計數(shù)板的計數(shù)室長和寬各為1mm,深度為0.1mm,按如圖來估計每ml活化液中含酵母菌的數(shù)目為6×106個(不考慮死活).
b.請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畫出上述實驗過程中不同溫度條件下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達到K值時的柱形圖
c.若其他條件保持不變,適當提高培養(yǎng)液的濃度,則該組別的K值將增加(選填“增加”“減小”或“保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6.下列有關生命科學發(fā)展歷史的描述,正確的是(  )
A.薩克斯實驗證明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B.克里克預見了遺傳信息傳遞的一般規(guī)律,提出中心法則
C.溫特進一步證明造成胚芽鞘彎曲的影響是一種化學物質(zhì),并將其命名為生長素
D.林德曼通過對賽達伯格湖的能量流動進行定量分析,發(fā)現(xiàn)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具有單向流動、逐級遞減的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中心法則揭示了生物遺傳信息的流動過程(如圖),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DNA中與脫氧核糖直接相連的一般是一個磷酸基和一個堿基
B.生物的遺傳信息儲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
C.a和b兩個過程發(fā)生的主要場所分別是細胞核和細胞質(zhì)
D.HIV在宿主細胞內(nèi)合成子代蛋白質(zhì)外殼的完整過程至少要經(jīng)過dbc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北大鄧宏魁團隊僅使用四個小分子化合物的組合對體細胞進行處理就可以成功地逆轉(zhuǎn)其“發(fā)育時鐘”,實現(xiàn)體細胞的“重編程”.使用這項技術,他們成功地將已經(jīng)特化的小鼠成體細胞誘導成為了可以重新分化發(fā)育為各種組織器官類型的“多潛能性”細胞,并將其命名為“化學誘導的多潛能干細胞(CiPS細胞)”.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小鼠體細胞誘導成CiPS細胞是形態(tài)、結構和遺傳物質(zhì)發(fā)生穩(wěn)定性差異的過程
B.與小鼠成體細胞相比,誘導形成的CiPS細胞全能性較高
C.這一過程類似于植物細胞的脫分化過程
D.小鼠成體細胞誘導成CiPS細胞細胞周期會變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如圖表示細胞內(nèi)某化合物由甲乙兩部分組成.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若該化合物為蔗糖,則甲、乙均為葡萄糖
B.若該化合物為氨基酸,乙為R基,則甲中必含氨基和羧基
C.若該化合物為ATP,乙為腺苷,則甲中含有三個高能磷酸鍵
D.若甲、乙為兩個DNA片段,則可能通過DNA聚合酶將其連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關于現(xiàn)代生物技術應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基因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質(zhì)
B.體細胞雜交技術可用于克隆動物和制備單克隆抗體
C.胚胎干細胞是一類未分化細胞,可從囊胚中分離獲取
D.同一株綠色開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細胞經(jīng)培養(yǎng)獲得的愈傷組織基因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