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研究共點力合成實驗中,得到如圖所示的合力與兩力夾角θ的關系曲線,關于合力F的范圍及兩個分力的大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2N≤F≤14NB.2N≤F≤10N
C.兩力大小分別為2N、8ND.兩力大小分別為6N、8N

分析 解答此題時,要從力的大小和方向兩個方面來考慮,在分析各選項時千萬不能漏掉力的方向.
(1)如果二力在同一條直線上,根據(jù)力的合成計算合力的大小,即同一直線上同方向二力的合力等于二力之和;
同一直線反方向二力的合力等于二力之差.
(2)如果二力不在同一條直線上,合力大小介于二力之和與二力之差之間.

解答 解:由圖可知:當兩力夾角為180°時,兩力的合力為2N,而當兩力夾角為90°時,兩力的合力為10N.則這兩個力分別為6N、8N.
AB、此合力的變化范圍是2N≤F≤14N,故A正確;B錯誤;
CD、兩個力分別為6N、8N,故C錯誤,D正確;
故選:AD.

點評 解此題關鍵是要理解合力的大小范圍:大于兩力之差,小于兩力之和;分析時考慮問題要全面,既要考慮到兩個力同向,也要考慮反向的情況.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發(fā)電機轉(zhuǎn)子是100匝邊長為20cm的正方形線圈,將它置于B=0.05T的勻強磁場中,繞著垂直于磁場方向的軸以ω=100πrad/s的角速度轉(zhuǎn)動,轉(zhuǎn)動開始時線圈平面與磁場方向垂直,已知線圈的電阻為2Ω,外電路的電阻為8Ω,試求:
(1)交變電流的瞬時表達式; 
(2)外電路上所消耗的功率;
(3)從計時開始,線圈轉(zhuǎn)過$\frac{π}{3}$的過程中,通過外電阻的電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以初速V0豎直上拋一個小球,若不計空氣阻力,在上升過程中,從拋出到小球動能減少一半所經(jīng)過的時間( 。
A.$\frac{{v}_{0}}{g}$B.$\frac{{v}_{0}}{2g}$C.$\frac{\sqrt{2}{v}_{0}}{2g}$D.$\frac{{v}_{0}}{g}$(1-$\frac{\sqrt{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有一豎直放置的玻璃管上端封閉,下端開口,在管的頂部封閉有長為18cm的空氣柱,空氣柱下方有長為38cm的水銀柱.現(xiàn)在距管頂部37cm處開一小孔,問是否有水銀從小孔中流出?為什么?穩(wěn)定后氣柱的長度為多少?已知大氣壓強p0=76cmHg,環(huán)境溫度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所示,甲船及人的總質(zhì)量為m1,乙船及人的總質(zhì)量為m2,已知m1=2m2,甲、乙兩船上的人各拉著水平輕繩的一端對繩施力,設甲船上的人施力為F1,乙船上的人施力為F2.甲、乙兩船原來都靜止在水面上,不考慮水對船的阻力,甲船產(chǎn)生的加速度大小為a1,乙船產(chǎn)生的加速度大小為a2,則F1:F2,a1:a2各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某同學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電源電動勢,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讀出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并多次重復,畫出的U-I圖線如圖所示,則該電源的電動勢E=9.5V.內(nèi)阻r=0.5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牛頓第一定律的重要貢獻在于第一次揭示了力是改變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同時還揭示了任何物體都具有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在如圖a所示電路中,閉合電鍵S,當滑動變阻器的滑動觸頭P向下滑動的過程中,四個理想電表的示數(shù)都發(fā)生變化.圖b中三條圖線分別表示了三個電壓表示數(shù)隨電流的變化的情況.其中圖線d表示的是電壓表V3(選填“V1”、“V2”或“V3”)的示數(shù)隨電流變化的情況,在此過程中電壓表V1示數(shù)變化量?U1和電流表示數(shù)變化量I的比值不變(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一理想變壓器,原線圈的匝數(shù)為n,兩個副線圈的匝數(shù)分別為n1和n2.變壓器輸入電壓u=Umsinωt伏,電壓表V1和V2的讀數(shù)分別為U1和U2.變壓器輸入電流為I,通過R1和R2的電流分別為I1和I2.變壓器的輸入功率為P,R1和R2的電功率分別為P1和P2.則下列式子正確的是( 。
A.$\frac{{U}_{m}}{{U}_{1}}$=$\frac{n}{{n}_{1}}$; $\frac{{U}_{m}}{{U}_{2}}$=$\frac{n}{{n}_{2}}$B.$\frac{{U}_{1}}{{U}_{2}}$=$\frac{{n}_{1}}{{n}_{2}}$
C.I=I1+I2D.P1=P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