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資料來源于《七彩教育網(wǎng)》http://www.7caiedu.cn
2009中考語文模擬試卷
(滿分150分,120分鐘完卷)
班級 姓名 得分
題號
一
二
三
四
總分
評卷人
(一)
(二)
(一)
(二)
2009屆高考數(shù)學壓軸題預測
專題六 導 數(shù)
1. 設函數(shù),(1)若當時,取得極值,求的值,并討論的單調(diào)性;(2)若存在極值,求的取值范圍,并證明所有極值之和大于.
解析:(1),依題意有,故.
從而.
的定義域為,當時,;
當時,;當時,.
從而,分別在區(qū)間單調(diào)增加,在區(qū)間單調(diào)減少.
(2)的定義域為,.
方程的判別式.
①若,即,在的定義域內(nèi),故的極值.
②若,則或.若,,.
當時,,當時,,所以無極值.若,,,也無極值.
③若,即或,則有兩個不同的實根,.
當時,,從而有的定義域內(nèi)沒有零點,故無極值.
當時,,,在的定義域內(nèi)有兩個不同的零點,由根值判別方法知在取得極值.
綜上,存在極值時,的取值范圍為.的極值之和為
.
答案: (1);(2)見詳解。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對極值概念的理解以及對函數(shù)導數(shù)的綜合運用。
2. 已知函數(shù)處取得極值2。
(Ⅰ)求函數(shù)的解析式;
(Ⅱ)當m滿足什么條件時,在區(qū)間為增函數(shù);
(Ⅲ)若圖象上任意一點,直線的圖象切于P點,求直線L的斜率的取值范圍。
解:(Ⅰ)
由已知
(Ⅱ)
又在
)
(Ⅲ)直線I在P點的切線斜率
令
當
)
3. 設是的兩個極值點,的導函數(shù)是
(Ⅰ)如果 ,求證: ;
(Ⅱ)如果 ,求的取值范圍 ;
(Ⅲ)如果 ,且時,函數(shù)的最小值為 ,求的最大值。
(I)證明: 是方程的兩個根 1分
由且得 2分
得
3分
(Ⅱ)解:由第(1)問知 由 ,兩式相除得
即 4分
①當時,由 即
, 5分
令函數(shù),則
在上是增函數(shù)
當時, ,即 7分
②當時, 即
令函數(shù)則同理可證在上是增函數(shù)
當時,
綜①②所述,的取值范圍是
(Ⅲ)解:的兩個根是 ,可設
10分
又
g(x)
當且僅當 ,即 時取等號
當時,
在上是減函數(shù)
2009屆高考數(shù)學壓軸題預測
專題1 函數(shù)
考點一:函數(shù)的性質(zhì)與圖象
1. 已知,函數(shù)。設,記曲線在點處的切線為。w.w.w.k.s.5.u.c.o.m
(Ⅰ)求的方程;
(Ⅱ)設與軸交點為。證明:
① ;
② 若,則
(Ⅰ)分析:欲求切線的方程,則須求出它的斜率,根據(jù)切線斜率的幾何意義便不難發(fā)現(xiàn),問題歸結(jié)為求曲線在點的一階導數(shù)值。
解:求的導數(shù):,由此得切線的方程:
。
(Ⅱ)分析:①要求的變化范圍,則須找到使產(chǎn)生變化的原因,顯然,變化的根本原因可歸結(jié)為的變化,因此,找到與的等量關(guān)系式,就成;② 欲比較與的大小關(guān)系,判斷它們的差的符號即可。
證:依題意,切線方程中令y=0,
.
① 由
.
②
。
點評:本小題主要考查利用導數(shù)求曲線切線的方法,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質(zhì),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考點二:二次函數(shù)
2. 已知二次函數(shù),設方程的兩個實數(shù)根為和.
(1)如果,設函數(shù)的對稱軸為,求證:;
(2)如果,,求的取值范圍.
分析:條件實際上給出了的兩個實數(shù)根所在的區(qū)間,因此可以考慮利用上述圖像特征去等價轉(zhuǎn)化.
解:設,則的二根為和.
(1)由及,可得 ,即,即
兩式相加得,所以,;
(2)由, 可得 .
又,所以同號.
∴ ,等價于或,
即 或
解之得 或.
點評:在處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問題時,考察該方程所對應的二次函數(shù)圖像特征的充要條件是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
考點三:抽象函數(shù)
3. A是由定義在上且滿足如下條件的函數(shù)組成的集合:①對任意,都有 ; ②存在常數(shù),使得對任意的,都有
(Ⅰ)設,證明:
(Ⅱ)設,如果存在,使得,那么這樣的是唯一的;
(Ⅲ)設,任取,令證明:給定正整數(shù)k,對任意的正整數(shù)p,成立不等式
解:對任意,,,,所以
對任意的,
,
,
所以0<,
令=,,
所以
反證法:設存在兩個使得,則
由,得,所以,矛盾,故結(jié)論成立。
,所以
+…
點評:本題以高等數(shù)學知識為背景,與初等數(shù)學知識巧妙結(jié)合,考查了函數(shù)及其性質(zhì)、不等式性質(zhì),考查了特殊與一般、化歸與轉(zhuǎn)化等數(shù)學思想。
考點四:函數(shù)的綜合應用
4. 設函數(shù).
(Ⅰ)求的最小值;
(Ⅱ)若對恒成立,求實數(shù)的取值范圍.
解:(Ⅰ),
當時,取最小值,
即.
(Ⅱ)令,
由得,(不合題意,舍去).
當變化時,的變化情況如下表:
(0,1)
(1,2)
遞增
極大值
遞減
在內(nèi)有最大值.
在內(nèi)恒成立等價于在內(nèi)恒成立,
即等價于,
所以的取值范圍為.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函數(shù)的單調(diào)性、極值以及函數(shù)導數(shù)的應用,考查運用數(shù)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 乙兩地相距S千米,汽車從甲地勻速行駛到乙地,速度不得超過c千米/時,已知汽車每小時的運輸成本(以元為單位)由可變部分和固定部分組成:可變部分與速度 v(千米/時)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數(shù)為b;固定部分為a元.
① 把全程運輸成本y(元)表示為速度v(千米/時)的函數(shù),并指出函數(shù)的定義域;
② 為了使全程運輸成本最小,汽車應以多大速度行駛?
分析:幾個變量(運輸成本、速度、固定部分)有相互的關(guān)聯(lián),抽象出其中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并求函數(shù)的最小值.
解:(讀題)由主要關(guān)系:運輸總成本=每小時運輸成本×時間,
(建模)有y=(a+bv)
(解題)所以全程運輸成本y(元)表示為速度v(千米/時)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是:
y=S(+bv),其中函數(shù)的定義域是v∈(0,c] .
整理函數(shù)有y=S(+bv)=S(v+),
由函數(shù)y=x+ (k>0)的單調(diào)性而得:
當<c時,則v=時,y取最小值;
當≥c時,則v=c時,y取最小值.
綜上所述,為使全程成本y最小,當<c時,行駛速度應為v=;當≥c時,行駛速度應為v=c.
點評:1.對于實際應用問題,可以通過建立目標函數(shù),然后運用解(證)不等式的方法求出函數(shù)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其中要特別注意蘊涵的制約關(guān)系,如本題中速度v的范圍,一旦忽視,將出現(xiàn)解答不完整.此種應用問題既屬于函數(shù)模型,也可屬于不等式模型.
6. 設函數(shù).
(1)在區(qū)間上畫出函數(shù)的圖像;
(2)設集合. 試判斷集合和之間的關(guān)系,并給出證明;
(3)當時,求證:在區(qū)間上,的圖像位于函數(shù)圖像的上方.
解:(1)
(2)方程的解分別是和,由于在和上單調(diào)遞減,在和上單調(diào)遞增,因此
.
由于.
(3)[解法一] 當時,.
,
. 又,
① 當,即時,取,
.
,
則.
② 當,即時,取, =.
由 ①、②可知,當時,,.
因此,在區(qū)間上,的圖像位于函數(shù)圖像的上方.
[解法二] 當時,.
由 得,
令 ,解得 或,
在區(qū)間上,當時,的圖像與函數(shù)的圖像只交于一點; 當時,的圖像與函數(shù)的圖像沒有交點.
如圖可知,由于直線過點,當時,直線是由直線繞點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得到. 因此,在區(qū)間上,的圖像位于函數(shù)圖像的上方.
7. 設f(x)=3ax,f(0)>0,f(1)>0,求證:
(Ⅰ)a>0且-2<<-1;
(Ⅱ)方程f(x)=0在(0,1)內(nèi)有兩個實根.
(I)證明:因為,所以.
由條件,消去,得;
由條件,消去,得,.
故.
(II)拋物線的頂點坐標為,
在的兩邊乘以,得.
又因為而
所以方程在區(qū)間與內(nèi)分別有一實根。
故方程在內(nèi)有兩個實根.
8. 已知定義域為的函數(shù)是奇函數(shù)。
(Ⅰ)求的值;
(Ⅱ)若對任意的,不等式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圍;
解:(Ⅰ)因為是奇函數(shù),所以=0,即
又由f(1)= -f(-1)知
(Ⅱ)解法一:由(Ⅰ)知,易知在上
為減函數(shù)。又因是奇函數(shù),從而不等式:
等價于,因為減函數(shù),由上式推得:
.即對一切有:,
從而判別式
解法二:由(Ⅰ)知.又由題設條件得: ,
即。,
整理得
上式對一切均成立,從而判別式
9. 設函數(shù)f(x)=其中a為實數(shù).
(Ⅰ)若f(x)的定義域為R,求a的取值范圍;
(Ⅱ)當f(x)的定義域為R時,求f(x)的單減區(qū)間.
解:(Ⅰ)的定義域為,恒成立,,
,即當時的定義域為.
(Ⅱ),令,得.
由,得或,又,
時,由得;
當時,;當時,由得,
即當時,的單調(diào)減區(qū)間為;
當時,的單調(diào)減區(qū)間為.
10. 已知定義在正實數(shù)集上的函數(shù),,其中.設兩曲線,有公共點,且在該點處的切線相同.
(I)用表示,并求的最大值;
(II)求證:().
解:(Ⅰ)設與在公共點處的切線相同.
,,由題意,.
即由得:,或(舍去).
即有.
令,則.于是
當,即時,;
當,即時,.
故在為增函數(shù),在為減函數(shù),
于是在的最大值為.
(Ⅱ)設,
則.
故在為減函數(shù),在為增函數(shù),
于是函數(shù)在上的最小值是.
故當時,有,即當時,.
南京市第十三中學2008―2009學年度高三第二次三周考試物理試題
命題人:孟振洲 審核人:成小寅
友情提醒:本試卷?分12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直接寫在試卷上不得分.
2009屆高考數(shù)學壓軸題預測
專題四 解析幾何
考點一 曲線(軌跡)方程的求法
1. 設上的兩點,
滿足,橢圓的離心率短軸長為2,0為坐標原點.
(1)求橢圓的方程;
(2)若直線AB過橢圓的焦點F(0,c),(c為半焦距),求直線AB的斜率k的值;
(3)試問:△AOB的面積是否為定值?如果是,請給予證明;如果不是,請說明理由.
解析:本例(1)通過,,及之間的關(guān)系可得橢圓的方程;(2)從方程入手,通過直線方程與橢圓方程組成方程組并結(jié)合韋達定理;(3)要注意特殊與一般的關(guān)系,分直線的斜率存在與不存在討論。
答案:(1)
橢圓的方程為
(2)設AB的方程為
由
由已知
2
(3)當A為頂點時,B必為頂點.S△AOB=1
當A,B不為頂點時,設AB的方程為y=kx+b
所以三角形的面積為定值.
點評:本題考查了直線與橢圓的基本概念和性質(zhì),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shù)的關(guān)系、解析幾何的基本思想方法以及運用綜合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 在直角坐標平面中,△ABC的兩個頂點為 A(0,-1),B(0, 1)平面內(nèi)兩點G、M同時滿足① , ②= = ③∥
(1)求頂點C的軌跡E的方程
(2)設P、Q、R、N都在曲線E上 ,定點F的坐標為(, 0) ,已知∥ , ∥且?= 0.求四邊形PRQN面積S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析:本例(1)要熟悉用向量的方式表達點特征;(2)要把握好直線與橢圓的位置關(guān)系,弦長公式,靈活的運算技巧是解決好本題的關(guān)鍵。
答案:(1)設C ( x , y ), ,由①知,G為
△ABC的重心 , G(,) 由②知M是△ABC的外心,M在x軸上
由③知M(,0),
由 得
化簡整理得:(x≠0)。
(2)F(,0 )恰為的右焦點
設PQ的斜率為k≠0且k≠±,則直線PQ的方程為y = k ( x -)
由
設P(x1 , y1) ,Q (x2 ,y2 ) 則x1 + x2 = , x1?x2 =
則| PQ | = ?
= ?
=
RN⊥PQ,把k換成得 | RN | =
S =| PQ | ? | RN |
= =)
≥2 , ≥16
≤ S < 2 , (當 k = ±1時取等號)
又當k不存在或k = 0時S = 2
綜上可得 ≤ S ≤ 2
Smax = 2 , Smin =
點評:本題考查了向量的有關(guān)知識,橢圓與直線的基本關(guān)系,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shù)的關(guān)系及不等式,轉(zhuǎn)化的基本思想方法以及運用綜合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考點二 圓錐曲線的幾何性質(zhì)
3. 如圖,F(xiàn)為雙曲線C:的右焦點 P為雙曲線C右支上一點,且位于軸上方,M為左準線上一點,為坐標原點 已知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
(Ⅰ)寫出雙曲線C的離心率與的關(guān)系式;
(Ⅱ)當時,經(jīng)過焦點F且平行于OP的直線交雙曲線于A、B點,若,求此時的雙曲線方程
分析: 圓錐曲線的幾何性質(zhì)結(jié)合其它圖形的考查是重點。注意靈活應用第二定義。
解:∵四邊形是,∴,作雙曲線的右準線交PM于H,則,又,
(Ⅱ)當時,,,,雙曲線為四邊形是菱形,所以直線OP的斜率為,則直線AB的方程為,代入到雙曲線方程得:,
又,由得:,解得,則,所以為所求
點評:本題靈活的運用到圓錐曲線的第二定義解題。
4. 設分別為橢圓的左、右頂點,橢圓長半軸的長等于焦距,且為它的右準線
(Ⅰ)、求橢圓的方程;
(Ⅱ)、設為右準線上不同于點(4,0)的任意一點, 若直線分別與橢圓相交于異于的點,證明:點在以為直徑的圓內(nèi)
分析:本小題主要考查直線、圓和橢圓等平面解析幾何的基礎知識,考查綜合運用數(shù)學知識進行推理運算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解:(Ⅰ)依題意得 a=
故橢圓的方程為
(Ⅱ)解法1:由(Ⅰ)得A(-2,0),B(2,0)
設M(x0,y0)
∵M點在橢圓上,∴y0=(4-x02) 1
又點M異于頂點A、B,∴-2<x0<2,由P、A、M三點共線可以得
P(4,)
從而=(x0-2,y0),
=(2,)
∴?=2x0-4+=(x02-4+3y02) 2
將1代入2,化簡得?=(2-x0)
∵2-x0>0,∴?>0,則∠MBP為銳角,從而∠MBN為鈍角,
故點B在以MN為直徑的圓內(nèi)
解法2:由(Ⅰ)得A(-2,0),B(2,0) 設M(x1,y1),N(x2,y2),
則-2<x1<2,-2<x2<2,又MN的中點Q的坐標為(,),
依題意,計算點B到圓心Q的距離與半徑的差
-=(-2)2+()2-[(x1-x2)2+(y1-y2)2]
=(x1-2) (x2-2)+y1y1 3
又直線AP的方程為y=,直線BP的方程為y=,
而點兩直線AP與BP的交點P在準線x=4上,
∴,即y2= 4
又點M在橢圓上,則,即 5
于是將4、5代入3,化簡后可得-=
從而,點B在以MN為直徑的圓內(nèi)
點評:本題關(guān)鍵是聯(lián)系直線、圓和橢圓等平面解析幾何的基礎知識,運用數(shù)學知識進行推理運算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考點三 直線與圓錐曲線位置關(guān)系問題
5. 已知拋物線C:上任意一點到焦點F的距離比到y(tǒng)軸的距離大1。
(1)求拋物線C的方程;
(2)若過焦點F的直線交拋物線于M、N兩點,M在第一象限,且|MF|=2|NF|,求直線MN的方程;
(3)求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的正確結(jié)論后,將其作為條件之一,提出與原來問題有關(guān)的新問題,我們把它稱為原來問題的一個“逆向”問題.
例如,原來問題是“若正四棱錐底面邊長為4,側(cè)棱長為3,求該正四棱錐的體積”.求出體積后,它的一個“逆向”問題可以是“若正四棱錐底面邊長為4,體積為,求側(cè)棱長”;也可以是“若正四棱錐的體積為,求所有側(cè)面面積之和的最小值”.
現(xiàn)有正確命題:過點的直線交拋物線C:于P、Q兩點,設點P關(guān)于x軸的對稱點為R,則直線RQ必過焦點F。
試給出上述命題的“逆向”問題,并解答你所給出的“逆向”問題。
解析:
答案:解:(1)
(2)設(t>0),則,F(xiàn)(1,0)。
因為M、F、N共線,則有,
所以,解得,
所以,
因而,直線MN的方程是。
(3)“逆向問題”一:
①已知拋物線C:的焦點為F,過點F的直線交拋物線C于P、Q兩點,設點P關(guān)于x軸的對稱點為R,則直線RQ必過定點。
證明:設過F的直線為y=k(x),,,則
由得,所以, , =,
所以直線RQ必過焦點A。
②過點的直線交拋物線C于P、Q兩點,F(xiàn)P與拋物線交于另一點R,則RQ垂直于x軸。
③已知拋物線C:,過點B(m,0 )(m>0)的直線交拋物線C于P、Q兩點,設點P關(guān)于x軸的對稱點為R,則直線RQ必過定點A(-m,0)。
“逆向問題”二:已知橢圓C:的焦點為F1(-c,0),F(xiàn)2(c,0),過F2的直線交橢圓C于P、Q兩點,設點P關(guān)于x軸的對稱點為R,則直線RQ必過定點。
“逆向問題”三:已知雙曲線C:的焦點為F1(-c,0),F(xiàn)2(c,0),過F2的直線交雙曲線C于P、Q兩點,設點P關(guān)于x軸的對稱點為R,則直線RQ必過定點。
考點四 圓錐曲線的應用
(1).圓錐曲線的標準方程和幾何性質(zhì)與平面向量的巧妙結(jié)合。
6. (2004年全國高考天津理科22題)橢圓的中心是原點O,它的短軸長為,相應于焦點F(C,0)(C>0)的準線L與X軸相交于點A,,過點A的直線與橢圓相交于P、Q兩點。
(1)求橢圓的方程及離心率;
(2)若 OP?O Q = 0,求直線PQ的方程;
(3)設 A P = AQ(>1),過點P且平行與準線L的直線與橢圓相交于另一點M,證明 FM = - FQ 。
分析:(1)要求橢圓的方程及離心率,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熟悉這種二次曲線的標準方程的中心、長軸長、短軸長、焦點坐標、標準方程、離心率、焦距等有關(guān)概念及幾何性質(zhì)。解:(1)根據(jù)已知條件“橢圓的中心是原點O,它的短軸長為,相應于焦點F(C,0)(C>0)的準線L與X軸相交于點A! 可設橢圓的方程為 (a>),從而有;又因可以有,聯(lián)系以上這兩個關(guān)于a、c的方程組并解得a=,c=2,所以橢圓的方程為,離心率e=。
(2)根據(jù)已知條件
“O P?O Q =
(3)要證F M =- F Q ,我們?nèi)菀紫氲酵ㄟ^式中兩個向量FM、FQ的坐標之間關(guān)系來謀求證題的方法。為此我們可根據(jù)題意“過點P且平行為準線L的直線與橢圓相交于另一點M”,求得點M坐標為。又因AP=AQ,易知FM、FQ的兩個縱坐標已經(jīng)滿足,所以現(xiàn)在要考慮的問題是如何證明FM、FQ的兩個橫坐標應該滿足,事實上,
注意到>1,解得 ⑤
因F(2,0),M,故FM==。
==
又FQ=,因此FM=-FQ。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橢圓的標準方程、幾何性質(zhì)及相關(guān)概念,直線方程、平面向量的坐標表示和向量的數(shù)量積,多元二次方程組解法、曲線和方程的關(guān)系、直線與橢圓相交等解析幾何的基礎思想方法,以及分析問題和綜合解題能力。
把兩個向量之間的關(guān)系,轉(zhuǎn)化為兩個向量坐標之間的關(guān)系,再通過代數(shù)運算的方法來解決有關(guān)向量的問題是一種常用的解題手段。
7. (江蘇卷)已知,記點P的軌跡為E.
(1)求軌跡E的方程;
(2)若直線l過點F2且與軌跡E交于P、Q兩點.
(i)無論直線l繞點F2怎樣轉(zhuǎn)動,在x軸上總存在定點,使恒成立,求實數(shù)m的值.
(ii)過P、Q作直線的垂線PA、OB,垂足分別為A、B,記,求λ的取值范圍.
解析:
答案:解:(1)由知,點P的軌跡E是以F1、F2為焦點的雙曲線右支,由,故軌跡E的方程為
(2)當直線l的斜率存在時,設直線方程為,與雙曲線方程聯(lián)立消y得,
解得k2 >3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