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45397  445405  445411  445415  445421  445423  445427  445433  445435  445441  445447  445451  445453  445457  445463  445465  445471  445475  445477  445481  445483  445487  445489  445491  445492  445493  445495  445496  445497  445499  445501  445505  445507  445511  445513  445517  445523  445525  445531  445535  445537  445541  445547  445553  445555  445561  445565  445567  445573  445577  445583  445591  447090 

26.(14分)某興趣小組的學生根據(jù)Mg與CO2反應原理,推測鈉也應能在CO2中燃燒,為了確定其生成產(chǎn)物并進行實驗論證。某同學設計了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已知PdCl2能被CO還原得到黑色的Pd),請回答下列問題:

(1)為使反應隨開隨用,隨關隨停,方框內(nèi)應選用下圖所示      裝置(填字母代號)。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宜用的藥品是         (填標號)。

①石灰石,②純堿,③小蘇打,④18.4 mol·L-1硫酸,⑤11.2mol·L-1鹽酸,⑥蒸餾水,⑦木炭粉。

(3)在2裝置內(nèi)進行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檢查裝置氣密性并裝好藥品后,點燃酒精燈之前待裝置        (填數(shù)字編號)中出現(xiàn)     現(xiàn)象時,再點燃酒精燈。

(4)①若裝置6中有黑色沉淀,裝置4中殘留固體(只有一種物質(zhì))加鹽酸后有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放出,則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若裝置6中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裝置4中殘留固體(有兩種物質(zhì))加鹽酸后有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放出,則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試題詳情

25.(14分)已知物質(zhì)M由屬于同一周期的X.Y兩種短周期元素組成,X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最內(nèi)層電子數(shù)的一半,Y元素最高正價與它的負價代數(shù)和為6。M與其他物質(zhì)的轉化關系如下(部分產(chǎn)物已略去):

(1)已知元素Z與Y是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的短周期元素,那么Z與Y分別與氫形成的氫化物中沸點較高的是          (填化學式),原因是                 

(2)若A是一種常見的酸性氧化物,且可用于制造玻璃,則E溶液與F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3)若A是與X、Y同周期元素的一種常見金屬單質(zhì),且A與B溶液能夠反應,則其化學方程式是:

                                 

(4)若A是一種常見的化肥,式量為79,且E與F生成G時有白煙產(chǎn)生,則G的電子式是:

            ;

(5)若A是一種溶液,只可能含有H+.NH4+、Mg2+、Fe3+、Al3+、CO32-、

SO42中的某些離子,當向該溶液中加入B溶液時發(fā)現(xiàn)生成沉淀的物質(zhì)的量隨B溶液的體積變化如圖所示,由此可知,該溶液中肯定含有的離子是             (微粒次序按摩爾質(zhì)量從小到大,下同),物質(zhì)的量濃度之比為         。

試題詳情

24.如圖所示為放置在豎直平面內(nèi)游戲滑軌的模擬裝置,滑軌由四部分粗細均勻的金屬桿組成,其中傾斜直軌AB與水平直軌CD長均為L=3m,圓弧形軌道APDBQC均光滑,BQC的半徑為r=1m,APD的半徑為R=2m,AB、CD與兩圓弧形軌道相切,O2A、O1B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均為q=37°.現(xiàn)有一質(zhì)量為m=1kg的小球穿在滑軌上,以初動能Ek0B點開始沿BA向上運動,小球與兩段直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設小球經(jīng)過軌道連接處均無能量損失.求:(g=10m/s2,sin37°=0.6,cos37°=0.8)

(1)要使小球完成一周運動回到B點,求初動能EK0至少多大;

(2)若小球以第一問Ek0數(shù)值從B出發(fā),求小球第二次到達D點時的動能及小球在CD段上運動的總路程.

試題詳情

23. 如圖所示,絕緣的水平桌面上方有一豎直方向的矩形區(qū)域,該區(qū)域是由三個邊長均為L的正方形區(qū)域ABFE、BCGF和CDHG首尾相接組成的,且矩形的下邊EH與桌面相接。三個正方形區(qū)域中分別存在方向為豎直向下、豎直向上、豎直向上的勻強電場,其場強大小比例為1:1:2。現(xiàn)有一帶正電的滑塊以某一初速度從E點射入場區(qū),初速度方向水平向右,滑塊最終恰從D點射出場區(qū),已知滑塊在ABFE區(qū)域所受靜電力和所受重力大小相等,桌面與滑塊之間的滑動摩擦因素為0.125,重力加速度為g,滑塊可以視作質(zhì)點。求:

(1)滑塊進入CDHG區(qū)域時的速度大小。

(2)滑塊在ADHE區(qū)域運動的總時間。

試題詳情

22.(16分)一質(zhì)量m=2.0kg的小物塊以一定的初速度沖上一傾角為37º足夠長的斜面,某同學利用傳感器測出了小物塊沖上斜面過程中多個時刻的瞬時速度,并用計算機做出了小物塊上滑過程的速度-時間圖線,如圖所示。(取sin37º=0.6,cos37º=0.8,g =10m/s2)求:

(1)小物塊沖上斜面過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2)小物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3)小物塊返回斜面底端時的動能.

試題詳情

21.(20分)

Ⅰ(9分)

在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的實驗中,選定一條紙帶如圖所示,從0點開始,每5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的紙帶,其中0、1、2、3、4、5、6都為記數(shù)點。測得:x1=1.40cm,x2=1.90cm,x3=2.38cm,x4=2.88cm,x5=3.39cm,x6=3.87cm。

 

⑴在計時器打出點4時,小車的速度分別為:v4 =    cm/s;

⑵加速度a =    cm/s2;(此答案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⑶如果當時電網(wǎng)中交變電流的頻率是f=51Hz,而做實驗的同學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測

量值與實際值相比________   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Ⅱ(11分)

(1)圖Ⅰ-1是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關系的實驗示意圖。根據(jù)某次實驗記錄的數(shù)據(jù),作出a-F圖線如圖Ⅰ-2所示,圖線不經(jīng)過原點的原因是       ;⑵平衡摩擦時,主要是平衡了       之間以及       之間的摩擦。

⑶幾位同學分析所得到的a-F圖線

不是一條直線的原因后,重新設計了

一個實驗如圖Ⅰ-3所示,滑塊M放在

氣墊導軌上,并在滑塊上固定一個速

度傳感器,力傳感器固定在另一水平

臺子上,分別與兩臺電腦相連,氣墊

導軌連上氣泵并調(diào)成水平。多次改變

鉤碼m的質(zhì)量,由速度和力傳感器可

以得到多組不同的加速度a、力F的值。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由于空氣阻力及繩子與滑輪間的摩擦很小,可以得出a與F成正比的結論,圖線是傾斜

的直線

B.力傳感器測得的力F=mg/2,在實驗時應確保鉤碼的質(zhì)量m遠小于滑塊的質(zhì)量M

C.除空氣阻力及繩子與滑輪間的摩擦力之外,動滑輪C的質(zhì)量是實驗最大的誤差來源

D.實驗中測出加速度a的值不可能大于重力加速度g

試題詳情

20.水平地面上有兩個固定的、高度相同的粗糙斜面甲和乙,乙的斜面傾角大,甲、乙斜面長分別為S、L1,如圖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小滑塊A、B可視為質(zhì)點)同時由靜止開始從甲、乙兩個斜面的頂端釋放,小滑塊A一直沿斜面甲滑到底端C,而小滑塊B滑到底端P后沿水平面滑行到D處(小滑塊B在P點從斜面滑到水平面的速度大小不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PD=L2,且S=L1+L2。小滑塊A、B與兩個斜面和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則(   )

A.滑塊A到達底端C點時的動能一定比滑塊B到達D點時的動能小

B.兩個滑塊在斜面上加速下滑的過程中,到達同一高度時,動能可能相同

C.A、B兩個滑塊從斜面頂端分別運動到C、D的過程中,滑塊A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小于滑塊B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D.A、B滑塊從斜面頂端分別運動到C、D的過程中,由于克服摩擦而產(chǎn)生的熱量一定相同

非選擇題部分(共180分)

非選擇題部分共10題,共180分。

試題詳情

19.如圖3所示,從光滑的1/4圓弧槽的最高點滑下的小滑塊,滑出槽口時速度方向為水平方

向,槽口與一個半球頂點相切,半球底面為水平,若要使小物塊滑出槽口后不沿半球面下滑,

已知圓弧軌道的半徑為R1,半球的半徑為R2,則R1R2應滿足的關系是(    )

A.    B.

C.    D.

試題詳情

18.1798年英國物理學家卡文迪許測出萬有引力常量G,因此卡文迪許被人們稱為能稱出地球質(zhì)量的人,若已知萬有引力常量G,地球表面處的重力加速度g,地球半徑為R,地球上一個晝夜的時間為T1(地球自轉周期),一年的時間T2(地球公轉的周期),地球中心到月球中心的距離L1,地球中心到太陽中心的距離為L2。則(    )

A.地球的質(zhì)量       B.太陽的質(zhì)量

C.月球的質(zhì)量      D.利用上面給出的已知量可求太陽的密度

試題詳情

17.如圖7所示,質(zhì)量為的物體置于水平地面上,所受水平拉力F在2s時間內(nèi)的變化圖象如圖甲所示,其運動的速度圖象如圖乙所示,g=10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和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   

B.物體質(zhì)量為5kg

C.2s末物體回到出發(fā)點         

D.2s內(nèi)物體的平均速度為1m/s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