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01733  101741  101747  101751  101757  101759  101763  101769  101771  101777  101783  101787  101789  101793  101799  101801  101807  101811  101813  101817  101819  101823  101825  101827  101828  101829  101831  101832  101833  101835  101837  101841  101843  101847  101849  101853  101859  101861  101867  101871  101873  101877  101883  101889  101891  101897  101901  101903  101909  101913  101919  101927  211419 

科目: 來源:2014屆中考化學總復習基礎講練:第十單元《酸和堿》(新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58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中和反應進行探究,請你參與實驗:

實驗1:證明酸與堿發(fā)生了反應.

稀鹽酸與NaOH溶液混合沒有明顯現(xiàn)象,小麗同學按圖甲進行實驗,證明了鹽酸與NaOH溶液發(fā)生化學反應,她依據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

實驗2:證明酸與堿反應有水生成.

小明同學取變色硅膠固體(吸水后由藍色變紅色)、無水醋酸(一種酸,常溫下為無色液體)和氫氧化鈉固體進行圖乙所示的三個實驗.

(1)觀察發(fā)現(xiàn)實驗①、②的硅膠不變色,這兩個實驗的實驗目的是________.

(2)加入試劑后,要迅速塞緊橡膠塞的原因________.

(3)能證明酸與堿反應有水生成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

實驗3:測量酸與堿反應過程的pH、溫度變化

取一定量的稀鹽酸,逐滴勻速滴加NaOH溶液,用傳感器實時獲得溶液的pH、溫度變化曲線(如圖丙).

(1)0~t1時,溶液的酸堿性變化情況是________.

(2)由圖丙分析,酸與堿發(fā)生反應的依據是________,酸與堿的反應是_____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中考化學總復習基礎講練:第十二單元《化學與生活》(新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58

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某化學研究小組的同學欲對某種塑料袋的組成進行分析探究(資料顯示該塑料只含C、H兩種元素),他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使該塑料樣品在純氧中燃燒,觀察實驗現(xiàn)象,分析有關數(shù)據,推算元素含量.

(1)儀器A中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2)儀器B的作用是________.

(3)儀器E中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

(4)若儀器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樣品質量為W g,塑料樣品充分燃燒后,若儀器D增重a g,則W g該塑料樣品中含氫元素的質量為________ g.(計算結果可為分數(shù)形式)

(5)如果不用B裝置,則推算出的氫元素質量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中考化學總復習基礎講練:第十二單元《化學與生活》(新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58

超市中的許多食物用保鮮膜包裝后出售.保鮮膜為什么可以“保鮮”呢?

[設計實驗]在A、B、C三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別注入等體積的蒸餾水,并在各玻璃杯外壁標明刻度,如圖所示放置一周.

[實驗現(xiàn)象]一周后發(fā)現(xiàn):A杯中的水量幾乎不變;而C杯中的水量減少較多;B杯中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

[解釋]請用分子的知識解釋C杯中水量減少的原因:________.

[結論]保鮮膜除了可以阻止食物中水分流失,還能隔絕________,防止食物腐�。�

[反思]保鮮膜雖然能延長食品的保鮮期,但大量使用后丟棄會造成________,所以要控制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中考化學總復習基礎講練:第十一單元《鹽,化肥》(新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58

實驗室現(xiàn)有氯化鎂和硫酸鈉的固體混合物樣品,小明同學想測定樣品中氯化鎂的質量分數(shù).先稱取該混合物樣品20 g,完全溶于水中,然后取用了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氫氧化鈉溶液100 g平均分四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蕩,實驗所得數(shù)據見下表,請你分析并進行有關計算:

(1)上表中X的數(shù)值為________.

(2)計算原固體混合物樣品中氯化鎂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

(3)上述實驗中所用到的氫氧化鈉溶液,是小明同學利用實驗室中已有的80 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30%的氫氧化鈉溶液配制的,試計算需加入多少克水,才能配成實驗中所需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氫氧化鈉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中考化學總復習基礎講練:第十一單元《鹽,化肥》(新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58

某化學興趣小組,在一次查閱“關于如何治療人體胃酸過多”的資料后,決定利用實驗室相關儀器(高溫消毒)自制小蘇打水(NaHCO3水溶液),用來緩解胃酸過多的癥狀.具體配制步驟(經醫(yī)生建議)如下:

第一步:準確稱量8.4 g食品級小蘇打粉末;第二步:將第一步所稱粉末配成100 g溶液;第三步:將第二步所得溶液取出10 g,再加水配制成100 g溶液即得到治療胃酸過多的小蘇打水(密度為1.0 g·mL-1).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第一步用到的主要儀器是________;第二步使用的玻璃儀器有________(至少寫兩種).

(2)第三步配制所得的小蘇打水中NaHCO3的質量分數(shù)是________.

(3)胃酸過多者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每次喝50 mL第三步配制所得的小蘇打水,一天兩次,則一天可反應掉胃液中的HCl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中考化學總復習基礎講練:第十一單元《鹽,化肥》(新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58

小煜通過學習知道:Na2CO3、NaHCO3均能與鹽酸反應,Na2CO3溶液還會與石灰水反應.

[產生疑問]NaHCO3溶液也能與石灰水發(fā)生反應嗎?如果能反應,生成物可能是什么?

[進行實驗]小煜將NaHCO3溶液與石灰水混合,結果產生白色沉淀,已知Ca(HCO3)2能溶于水,碳酸氫鹽在堿溶液中會生成碳酸鹽.此白色沉淀是________,證明NaHCO3溶液與Ca(OH)2溶液也能發(fā)生反應.為了進一步了解生成的含鈉化合物有什么,繼續(xù)探究:

[作出猜想]①只有NaOH

②有Na2CO3和NaOH

③________

[實驗設計]步驟1:取少量上述實驗后的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再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中性),觀察到產生白色沉淀,由此可知生成的含鈉化合物一定含有________;

步驟2:將步驟1中反應后的混合物過濾,往濾液中先滴加幾滴酚酞溶液,再滴加足量的稀鹽酸,觀察到溶液顏色變化情況為________,整個實驗過程中無氣泡產生,由此可知猜想②成立.

[拓展提高]若步驟1中未出現(xiàn)白色沉淀,則此時NaHCO3溶液與Ca(OH)2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中考化學總復習基礎講練:第十一單元《鹽,化肥》(新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58

食醋、食鹽和純堿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質.食醋中通常含有3%~5%的乙酸,乙酸俗稱醋酸,是一種無色液體.食鹽和純堿都是白色固體.

(1)在用食醋拌涼菜時,往往可以聞到醋香,這說明醋酸具有________性.食醋不宜存放在含鐵等金屬的容器內,原因是________.請寫一個你熟悉的酸與金屬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2)用食醋可以鑒別食鹽和純堿.請簡要寫出實驗步驟和現(xiàn)象:________.

(3)純堿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說明其水溶液顯________性,而在酸、堿、鹽三類化合物中,純堿屬于________類.純堿還能與許多化合物反應,請寫一個你知道的純堿與堿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中考化學總復習基礎講練:第十一單元《鹽,化肥》(新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58

“‘復分解反應發(fā)生條件’的活動與探究”用到H2SO4、Ba(NO3)2、NaOH、K2CO3四種溶液.某�;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對實驗后的廢液進行了探究.取廢液少許,測得其pH為12.

[提出問題]廢液中除含OH外,還含有哪些離子呢?

[理論分析]廢液是由四種鹽混合而成的.這四種鹽電離出的8種離子(H+、SO、Ba2+、NO、Na+、OH、K+、CO)之間會相互發(fā)生反應.廢液的pH為12,顯堿性,所以一定不存在一種離子是________;有三種離子在任何條件下都會存在,它們是NO、K+和________.

[猜想與假設]甲同學:另外,可能還含有SO、CO

乙同學:另外,可能還含有Ba2+

丙同學:另外,可能還含有Ba2+、SO、CO

以上甲、乙、丙三位同學的假設中,________同學的假設一定不成立,原因是________.

[實驗驗證]選擇其中一種可能成立的假設,設計實驗進行驗證.我選擇________同學的假設,實驗方案如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中考化學總復習基礎講練:第十一單元《鹽,化肥》(新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58

以電解食鹽水為基礎制取氯氣、氫氧化鈉等產品的工業(yè)稱為“氯堿工業(yè)”,它是目前化學工業(yè)的重要支柱之一.由于粗鹽中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等雜質,不符合電解要求,因此必須經過精制.以粗鹽為原料的“氯堿工業(yè)”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氯氣、氫氧化鈉在工業(yè)上有廣泛的用途.下列關于氫氧化鈉的描述中,錯誤的是________.

A.能去除油污,可作廚房清潔劑

B.易溶于水,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

C.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變紅

D.可用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

(2)操作②的名稱是________,操作④的名稱是________.

(3)操作①②間除雜質時所加的三種試劑是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均過量),其順序要求是:Na2CO3溶液必須在BaCl2溶液之________(填“前”或“后”)加入.有同學提出用________溶液代替BaCl2溶液可達到同樣的目的.

(4)電解飽和NaCl溶液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

(5)該流程中可以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中考化學總復習基礎講練:第十一單元《鹽,化肥》(新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58

下圖是“ΔΔ牌發(fā)酵粉”的部分信息,課外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其進行了如下探究(請你完成相應填空):

[查閱資料]

(1)酒石酸是一種易溶解于水的固體有機酸;

(2)發(fā)酵粉能夠使面團松軟、發(fā)泡是因為發(fā)酵粉產生了CO2;

(3)Na2CO3受熱不分解.

[提出問題]

NaHCO3在發(fā)酵粉加水或加熱時如何產生CO2

[猜想]

甲:……

乙:酒石酸與NaHCO3在溶液中反應產生CO2

丙:NaHCO3加熱產生CO2

[實驗探究]

(1)小明同學取少量NaHCO3粉末于試管中,加入適量水,無氣體產生,從而否定了猜想甲,則猜想甲是________.

小明又將酒石酸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產生了CO2,從而驗證了猜想乙,說明了NaHCO3具有的性質之一是________.

(2)小英同學為探究猜想丙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小英另取適量NaHCO3粉末加入a試管中,加熱,觀察到a試管口有水生成,b試管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b試管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持續(xù)加熱直至兩支試管均不再發(fā)生變化時,發(fā)現(xiàn)a試管中仍殘留有較多白色固體粉末,向該粉末中滴加稀鹽酸,有CO2產生,說明該粉末是________.

[小結]

NaHCO3在發(fā)酵粉中產生CO2的條件是________;

NaHCO3受熱發(fā)生變化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備胶枪妤犲繘骞忛敓锟� 闂傚倸鍊搁崑濠囧箯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