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4屆中考化學總復習基礎講練:第十單元《酸和堿》(新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58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中和反應進行探究,請你參與實驗:
實驗1:證明酸與堿發(fā)生了反應.
稀鹽酸與NaOH溶液混合沒有明顯現(xiàn)象,小麗同學按圖甲進行實驗,證明了鹽酸與NaOH溶液發(fā)生化學反應,她依據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
實驗2:證明酸與堿反應有水生成.
小明同學取變色硅膠固體(吸水后由藍色變紅色)、無水醋酸(一種酸,常溫下為無色液體)和氫氧化鈉固體進行圖乙所示的三個實驗.
(1)觀察發(fā)現(xiàn)實驗①、②的硅膠不變色,這兩個實驗的實驗目的是________.
(2)加入試劑后,要迅速塞緊橡膠塞的原因________.
(3)能證明酸與堿反應有水生成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
實驗3:測量酸與堿反應過程的pH、溫度變化
取一定量的稀鹽酸,逐滴勻速滴加NaOH溶液,用傳感器實時獲得溶液的pH、溫度變化曲線(如圖丙).
(1)0~t1時,溶液的酸堿性變化情況是________.
(2)由圖丙分析,酸與堿發(fā)生反應的依據是________,酸與堿的反應是_____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中考化學總復習基礎講練:第十二單元《化學與生活》(新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58
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某化學研究小組的同學欲對某種塑料袋的組成進行分析探究(資料顯示該塑料只含C、H兩種元素),他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使該塑料樣品在純氧中燃燒,觀察實驗現(xiàn)象,分析有關數(shù)據,推算元素含量.
(1)儀器A中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2)儀器B的作用是________.
(3)儀器E中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
(4)若儀器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樣品質量為W g,塑料樣品充分燃燒后,若儀器D增重a g,則W g該塑料樣品中含氫元素的質量為________ g.(計算結果可為分數(shù)形式)
(5)如果不用B裝置,則推算出的氫元素質量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中考化學總復習基礎講練:第十二單元《化學與生活》(新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58
超市中的許多食物用保鮮膜包裝后出售.保鮮膜為什么可以“保鮮”呢?
[設計實驗]在A、B、C三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別注入等體積的蒸餾水,并在各玻璃杯外壁標明刻度,如圖所示放置一周.
[實驗現(xiàn)象]一周后發(fā)現(xiàn):A杯中的水量幾乎不變;而C杯中的水量減少較多;B杯中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
[解釋]請用分子的知識解釋C杯中水量減少的原因:________.
[結論]保鮮膜除了可以阻止食物中水分流失,還能隔絕________,防止食物腐�。�
[反思]保鮮膜雖然能延長食品的保鮮期,但大量使用后丟棄會造成________,所以要控制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中考化學總復習基礎講練:第十一單元《鹽,化肥》(新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58
實驗室現(xiàn)有氯化鎂和硫酸鈉的固體混合物樣品,小明同學想測定樣品中氯化鎂的質量分數(shù).先稱取該混合物樣品20 g,完全溶于水中,然后取用了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氫氧化鈉溶液100 g平均分四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蕩,實驗所得數(shù)據見下表,請你分析并進行有關計算:
(1)上表中X的數(shù)值為________.
(2)計算原固體混合物樣品中氯化鎂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
(3)上述實驗中所用到的氫氧化鈉溶液,是小明同學利用實驗室中已有的80 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30%的氫氧化鈉溶液配制的,試計算需加入多少克水,才能配成實驗中所需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氫氧化鈉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中考化學總復習基礎講練:第十一單元《鹽,化肥》(新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58
某化學興趣小組,在一次查閱“關于如何治療人體胃酸過多”的資料后,決定利用實驗室相關儀器(高溫消毒)自制小蘇打水(NaHCO3水溶液),用來緩解胃酸過多的癥狀.具體配制步驟(經醫(yī)生建議)如下:
第一步:準確稱量8.4 g食品級小蘇打粉末;第二步:將第一步所稱粉末配成100 g溶液;第三步:將第二步所得溶液取出10 g,再加水配制成100 g溶液即得到治療胃酸過多的小蘇打水(密度為1.0 g·mL-1).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第一步用到的主要儀器是________;第二步使用的玻璃儀器有________(至少寫兩種).
(2)第三步配制所得的小蘇打水中NaHCO3的質量分數(shù)是________.
(3)胃酸過多者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每次喝50 mL第三步配制所得的小蘇打水,一天兩次,則一天可反應掉胃液中的HCl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中考化學總復習基礎講練:第十一單元《鹽,化肥》(新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58
小煜通過學習知道:Na2CO3、NaHCO3均能與鹽酸反應,Na2CO3溶液還會與石灰水反應.
[產生疑問]NaHCO3溶液也能與石灰水發(fā)生反應嗎?如果能反應,生成物可能是什么?
[進行實驗]小煜將NaHCO3溶液與石灰水混合,結果產生白色沉淀,已知Ca(HCO3)2能溶于水,碳酸氫鹽在堿溶液中會生成碳酸鹽.此白色沉淀是________,證明NaHCO3溶液與Ca(OH)2溶液也能發(fā)生反應.為了進一步了解生成的含鈉化合物有什么,繼續(xù)探究:
[作出猜想]①只有NaOH
②有Na2CO3和NaOH
③________
[實驗設計]步驟1:取少量上述實驗后的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再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中性),觀察到產生白色沉淀,由此可知生成的含鈉化合物一定含有________;
步驟2:將步驟1中反應后的混合物過濾,往濾液中先滴加幾滴酚酞溶液,再滴加足量的稀鹽酸,觀察到溶液顏色變化情況為________,整個實驗過程中無氣泡產生,由此可知猜想②成立.
[拓展提高]若步驟1中未出現(xiàn)白色沉淀,則此時NaHCO3溶液與Ca(OH)2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中考化學總復習基礎講練:第十一單元《鹽,化肥》(新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58
食醋、食鹽和純堿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質.食醋中通常含有3%~5%的乙酸,乙酸俗稱醋酸,是一種無色液體.食鹽和純堿都是白色固體.
(1)在用食醋拌涼菜時,往往可以聞到醋香,這說明醋酸具有________性.食醋不宜存放在含鐵等金屬的容器內,原因是________.請寫一個你熟悉的酸與金屬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2)用食醋可以鑒別食鹽和純堿.請簡要寫出實驗步驟和現(xiàn)象:________.
(3)純堿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說明其水溶液顯________性,而在酸、堿、鹽三類化合物中,純堿屬于________類.純堿還能與許多化合物反應,請寫一個你知道的純堿與堿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中考化學總復習基礎講練:第十一單元《鹽,化肥》(新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58
“‘復分解反應發(fā)生條件’的活動與探究”用到H2SO4、Ba(NO3)2、NaOH、K2CO3四種溶液.某�;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對實驗后的廢液進行了探究.取廢液少許,測得其pH為12.
[提出問題]廢液中除含OH-外,還含有哪些離子呢?
[理論分析]廢液是由四種鹽混合而成的.這四種鹽電離出的8種離子(H+、SO、Ba2+、NO
、Na+、OH-、K+、CO
)之間會相互發(fā)生反應.廢液的pH為12,顯堿性,所以一定不存在一種離子是________;有三種離子在任何條件下都會存在,它們是NO
、K+和________.
[猜想與假設]甲同學:另外,可能還含有SO、CO
乙同學:另外,可能還含有Ba2+
丙同學:另外,可能還含有Ba2+、SO、CO
以上甲、乙、丙三位同學的假設中,________同學的假設一定不成立,原因是________.
[實驗驗證]選擇其中一種可能成立的假設,設計實驗進行驗證.我選擇________同學的假設,實驗方案如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中考化學總復習基礎講練:第十一單元《鹽,化肥》(新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58
以電解食鹽水為基礎制取氯氣、氫氧化鈉等產品的工業(yè)稱為“氯堿工業(yè)”,它是目前化學工業(yè)的重要支柱之一.由于粗鹽中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等雜質,不符合電解要求,因此必須經過精制.以粗鹽為原料的“氯堿工業(yè)”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氯氣、氫氧化鈉在工業(yè)上有廣泛的用途.下列關于氫氧化鈉的描述中,錯誤的是________.
A.能去除油污,可作廚房清潔劑
B.易溶于水,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
C.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變紅
D.可用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
(2)操作②的名稱是________,操作④的名稱是________.
(3)操作①②間除雜質時所加的三種試劑是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均過量),其順序要求是:Na2CO3溶液必須在BaCl2溶液之________(填“前”或“后”)加入.有同學提出用________溶液代替BaCl2溶液可達到同樣的目的.
(4)電解飽和NaCl溶液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
(5)該流程中可以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中考化學總復習基礎講練:第十一單元《鹽,化肥》(新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58
下圖是“ΔΔ牌發(fā)酵粉”的部分信息,課外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其進行了如下探究(請你完成相應填空):
[查閱資料]
(1)酒石酸是一種易溶解于水的固體有機酸;
(2)發(fā)酵粉能夠使面團松軟、發(fā)泡是因為發(fā)酵粉產生了CO2;
(3)Na2CO3受熱不分解.
[提出問題]
NaHCO3在發(fā)酵粉加水或加熱時如何產生CO2?
[猜想]
甲:……
乙:酒石酸與NaHCO3在溶液中反應產生CO2.
丙:NaHCO3加熱產生CO2.
[實驗探究]
(1)小明同學取少量NaHCO3粉末于試管中,加入適量水,無氣體產生,從而否定了猜想甲,則猜想甲是________.
小明又將酒石酸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產生了CO2,從而驗證了猜想乙,說明了NaHCO3具有的性質之一是________.
(2)小英同學為探究猜想丙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小英另取適量NaHCO3粉末加入a試管中,加熱,觀察到a試管口有水生成,b試管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b試管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持續(xù)加熱直至兩支試管均不再發(fā)生變化時,發(fā)現(xiàn)a試管中仍殘留有較多白色固體粉末,向該粉末中滴加稀鹽酸,有CO2產生,說明該粉末是________.
[小結]
NaHCO3在發(fā)酵粉中產生CO2的條件是________;
NaHCO3受熱發(fā)生變化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