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屆高考數(shù)學(xué)二輪專題突破訓(xùn)練――立體幾何(一)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8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gè)選項(xiàng)中,只有一項(xiàng)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已知是兩條不同直線,是三個(gè)不同平面,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是( )
試題詳情
A. B.
試題詳情
C. D.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A.若m∥,n∥,則m∥n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A B
試題詳情
C D
試題詳情
4、已知是兩條不同直線,是三個(gè)不同平面,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是( )
試題詳情
A. B.
試題詳情
C. D.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A. B.
試題詳情
C. D.
試題詳情
6、對兩條不相交的空間直線a與b,必存在平面α,使得
試題詳情
A. B.∥α
試題詳情
C. D.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8、右圖是一個(gè)幾何體的三視圖,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
可得該幾何體的表面積是( )
試題詳情
A. B.
試題詳情
C. D.
試題詳情
9、將正三棱柱截去三個(gè)角(如圖1所示分別是三邊的中點(diǎn))得到幾何體如圖2,則該幾何體按圖2所示方向的側(cè)視圖(或稱左視圖)為(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10、用與球必距離為1的平面去截球,所得的截面面積為,則球的體積為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12、長方體ABCD-A1B1C1D1的8個(gè)頂點(diǎn)在同一球面上,且AB=2, AD=,
AA1=1, 則頂點(diǎn)A、B間的球面距離是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14、如圖,在長方體ABCD-A1B1C1D1中,AB=BC=2, AA1=1,
則BC1與平面BB1D1D所成角的正弦值為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C. D.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18、某幾何體的一條棱長為,在該幾何體的正視圖中,這條棱的投影是長為的線段,在該幾何體的側(cè)視圖與俯視圖中,這條棱的投影分別是長為a和b的線段,則a + b的最大值為(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8小題。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
19、平面內(nèi)的一個(gè)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的充要條件有多個(gè),如兩組對邊分別平行,類似地,寫出空間中的一個(gè)四棱柱為平行六面體的兩個(gè)充要條件:
充要條件①
;
充要條件②
試題詳情
20、若三棱錐的三個(gè)側(cè)面兩兩垂直,且側(cè)棱長均為,則其外接球的表面積是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23、一個(gè)正方體的各頂點(diǎn)均在同一球的球面上,若該球的體積為,則該正方體的表面積為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26、如圖,已知球O的面上四點(diǎn)A、B、C、D,DA⊥平面ABC。AB⊥BC,DA=AB=BC=,則球O的體積等于
。
試題詳情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8小題,解答應(yīng)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Ⅱ)求四棱錐的體積.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Ⅰ)證明:直線;
(Ⅱ)求異面直線AB與MD所成角的大小;
(Ⅲ)求點(diǎn)B到平面OCD的距離。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Ⅰ)證明:平面;
試題詳情
(Ⅱ)求二面角的大。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Ⅰ)求證:;
試題詳情
(Ⅱ)求二面角的大;
試題詳情
(Ⅲ)求點(diǎn)到平面的距離.
試題詳情
31、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則面PAD⊥底面ABCD,側(cè)棱PA=PD=,底面ABCD為直角梯形,其中BC∥AD, AB⊥AD, AD=2AB=2BC=2, O為AD中點(diǎn).
試題詳情
(Ⅰ)求證:PO⊥平面ABCD;
(Ⅱ)求異面直線PB與CD所成角的大。
試題詳情
(Ⅲ)線段AD上是否存在點(diǎn)Q,使得它到平面PCD的距離為?若存在,求出 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試題詳情
32、如圖所示,四棱錐P-ABCD的底面ABCD是邊長為1的菱形,∠BCD=60°,E是CD的中點(diǎn),PA⊥底面ABCD,PA=2.
試題詳情
(Ⅰ)證明:平面PBE⊥平面PAB;
(Ⅱ)求平面PAD和平面PBE所成二面角(銳角)的大小.
試題詳情
33、如圖,在四棱錐中,底面是矩形.
試題詳情
已知.
試題詳情
(Ⅰ)證明平面;
試題詳情
(Ⅱ)求異面直線與所成的角的大小;
試題詳情
(Ⅲ)求二面角的大小.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Ⅰ)求異面直線AB與MD所成角的大小;
(Ⅱ)求點(diǎn)B到平面OCD的距離。
答案:
試題詳情
一、選擇題
1、D2、D3、C4、B5、C6、B7、C8、D 9、A 10、D 11、D 12、C 13、C 14、D 15、B 16、D 17、B 18、C
試題詳情
二、填空題
19、.兩組相對側(cè)面分別平行;一組相對側(cè)面平行且全等;對角線交于一點(diǎn);底面是平行四邊形.
注:上面給出了四個(gè)充要條件.如果考生寫出其他正確答案,同樣得分.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三、解答題
27解(Ⅰ)證明:在中,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所以.
試題詳情
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平面,
試題詳情
所以平面,
試題詳情
又平面,
試題詳情
故平面平面.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由于平面平面,
試題詳情
所以平面.
試題詳情
因此為四棱錐的高,
試題詳情
又是邊長為4的等邊三角形.
試題詳情
因此.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此即為梯形的高,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故.
28方法一(綜合法)
(1)取OB中點(diǎn)E,連接ME,NE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又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2)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作連接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3)點(diǎn)A和點(diǎn)B到平面OCD的距離相等,連接OP,過點(diǎn)A作
試題詳情
于點(diǎn)Q,
試題詳情
又 ,線段AQ的長就是點(diǎn)A到平面OCD的距離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所以點(diǎn)B到平面OCD的距離為
方法二(向量法)
試題詳情
作于點(diǎn)P,如圖,分別以AB,AP,AO所在直線為軸建立坐標(biāo)系
試題詳情
(1)
試題詳情
設(shè)平面OCD的法向量為,則
試題詳情
即
試題詳情
取,解得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29解:依題設(shè)知,.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由三垂線定理知,.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由于,
試題詳情
故,,
試題詳情
與互余.
試題詳情
于是.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故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又,.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建立如圖所示直角坐標(biāo)系.
試題詳情
依題設(shè),.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Ⅰ)因?yàn)?sub>,,
試題詳情
故,.
試題詳情
又,
試題詳情
所以平面.
試題詳情
(Ⅱ)設(shè)向量是平面的法向量,則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等于二面角的平面角,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平面.
試題詳情
平面,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Ⅱ),,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又,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平面.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Ⅲ)由(Ⅰ)知平面,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平面.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平面.
試題詳情
平面,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Ⅰ),,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又,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平面.
試題詳情
平面,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Ⅱ)如圖,以為原點(diǎn)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
試題詳情
則.
試題詳情
設(shè).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Ⅲ),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如(Ⅱ)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31、本小題主要考查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guān)系、異面直線所成角、點(diǎn)到平面的距離等基本知識(shí),考查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運(yùn)算能力.
試題詳情
解法一:
(Ⅰ)證明:在△PAD中PA=PD, O為AD中點(diǎn),所以PO⊥AD,
試題詳情
又側(cè)面PAD⊥底面ABCD, 平面平面ABCD=AD, 平面PAD,
所以PO⊥平面ABCD.
(Ⅱ)連結(jié)BO,在直角梯形ABCD中、BC∥AD,AD=2AB=2BC,
有OD∥BC且OD=BC,
所以四邊形OBCD是平行四邊形,
所以O(shè)B∥DC.
由(Ⅰ)知,PO⊥OB,∠PBO為銳角,
所以∠PBO是異面直線PB與CD所成的角.
因?yàn)锳D=2AB=2BC=2, 在Rt△AOB中,AB=1,AO=1,
試題詳情
所以O(shè)B=,
試題詳情
在Rt△POA中,因?yàn)锳P=,AO=1,所以O(shè)P=1,
試題詳情
在Rt△PBO中,tan∠PBO=
試題詳情
所以異面直線PB與CD所成的角是.
試題詳情
(Ⅲ)假設(shè)存在點(diǎn)Q,使得它到平面PCD的距離為.
試題詳情
設(shè)QD=x,則,由(Ⅱ)得CD=OB=,
試題詳情
在Rt△POC中,
試題詳情
所以PC=CD=DP, S△PCD=,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32、解法一(Ⅰ)如圖所示,連結(jié)BD,由ABCD是菱形且∠BCD=60°知,△BCD是等邊三角形。因?yàn)镋是CD的中點(diǎn),所以BE⊥CD,又AB∥CD,所以BE⊥AB。又因?yàn)镻A⊥平面ABCD,平面ABCD,所以PA⊥BE。而AB=A,因此BE⊥平面PAB.
試題詳情
又平面PBE,所以平面PBE⊥平面PAB.
試題詳情
(Ⅱ)延長AD、BE相交于點(diǎn)F,連結(jié)PF。過點(diǎn)A作AH⊥PB于H,由(Ⅰ)知平面PBE⊥平面PAB,所以AH⊥平面PBE.
在Rt△ABF中,因?yàn)椤螧AF=60°,所以AF=2AB=2=AP.
在等腰Rt△PAF中,取PF的中點(diǎn)G,連接AG.
則AG⊥PF.連結(jié)HG,由三垂線定理的逆定理得,
PF⊥HG.
所以∠AGH是平面PAD和平面PBE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銳角).
試題詳情
在等腰Rt△PAF中,
試題詳情
在Rt△PAB中,
試題詳情
所以,在Rt△AHG中,
試題詳情
故平面PAD和平面PBE所成二面角(銳角)的大小是
解法二 如圖所示,以A為原點(diǎn),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則相關(guān)各點(diǎn)的坐標(biāo)分別是
試題詳情
A(0,0,0),B(1,0,0),P(0,0,2),E(1,,0)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又因?yàn)?sub>平面PBE,故平面PBE⊥平面PAB.
試題詳情
(Ⅱ)易知
試題詳情
設(shè)是平面PBE的一個(gè)法向量,則由得
試題詳情
所以
試題詳情
設(shè)是平面PAD的一個(gè)法向量,則由得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于是,
試題詳情
故平面PAD和平面PBE所成二面角(銳角)的大小是
試題詳情
33解:(Ⅰ)證明:在中,由題設(shè),AD=2可得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所以平面.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Ⅲ)解:過點(diǎn)P做于H,過點(diǎn)H做于E,連結(jié)PE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因而平面,故HE為PE在平面ABCD內(nèi)的射影.由三垂線定理可知,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于是在中,
試題詳情
所以二面角的大小為.
34主要考查直線與直線、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guān)系、異面直線所成角即點(diǎn)到平面的距離等知識(shí),考查空間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用綜合法或向量法解決立體幾何問題的能力。
解:方法一(綜合法)
試題詳情
(1)
試題詳情
為異面直線與所成的角(或其補(bǔ)角)
作AP⊥CD于點(diǎn)P ,連接MP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2)點(diǎn)B和點(diǎn)A到平面OCD的距離相等,
試題詳情
連接OP,過點(diǎn)A作 于點(diǎn)Q,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又 ,線段AQ的長就是點(diǎn)A到平面OCD的距離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所以點(diǎn)B到平面OCD的距離為
方法二(向量法)
試題詳情
作于點(diǎn)P,如圖,分別以AB,AP,AO所在直線為軸建立坐標(biāo)系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2)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即
試題詳情
取,解得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 .所以點(diǎn)B到平面OCD的距離為
2009屆高考數(shù)學(xué)二輪專題突破訓(xùn)練――立體幾何(二)
試題詳情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gè)選項(xiàng)中,只有一項(xiàng)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如圖是一個(gè)空間幾何體的主視圖(正視圖)、側(cè)視圖、
俯視圖,如果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長均為1,那么這
個(gè)幾何體的體積為(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2、一個(gè)三棱錐S-ABC的三條側(cè)棱SA、SB、SC兩兩互相垂直,且長度分別為1,,3,則這個(gè)三棱錐的外接球的表面積為(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3、點(diǎn)M是邊長為2的正方形ABCD內(nèi)或邊界上一動(dòng)點(diǎn),N是邊BC的中點(diǎn),則的最大值是
A.2
B.4
C.5
D.6
試題詳情
4、如圖在正三棱錐A-BCD中,E、F分別是AB、BC的中點(diǎn),EF⊥DE,且BC=1,則正三棱錐A-BCD的體積是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5、設(shè)α,β,γ為不同的平面,m,n,l為不同的直線,則m⊥β的一個(gè)充分條件是 ( )
A.α⊥β,α∩β=l,m⊥l
B.α∩γ=m,α⊥γ,β⊥γ
C.α⊥γ,β⊥γ, m⊥α
D.n⊥α,n⊥β, m⊥α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①;②;③;④;
其中正確的命題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8、一個(gè)四面體的所有棱長都為,四個(gè)頂點(diǎn)在同一球面上,則此球的表面積為( )
A、3π B、4π C、3π D、6π
試題詳情
9、在長方體ABCD-A1B1C1D1中,B1C和C1D與底面A1B1C1D1所成的角分別為60°和45°,則異面直線B1C和C1D所成的角的余弦值為( )
試題詳情
A. B.
試題詳情
C. D.
試題詳情
10、已知α、β是平面,m、n是直線,則下命題不正確的是( )
A.若m∥n , m⊥α, 則n⊥α B. 若,m⊥α, m⊥β, 則α∥β
試題詳情
C.若m⊥α, m∥n, nβ,
則α⊥β D.若m∥α, α ∩β=n則m∥n
試題詳情
11、如圖,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O是底面正方形ABCD的中心,M是D1D的中點(diǎn),N是A1B1上的動(dòng)點(diǎn),則直線NO、AM的位置關(guān)系是( )
試題詳情
A.平行 B.相交
C.異面垂直 D.異面不垂直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
13、 棱長為1的正方體在平面α內(nèi)的射影構(gòu)成的圖形面積的取值范圍是
試題詳情
14、關(guān)于直線與平面,有以下四個(gè)命題: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個(gè)幾何體,其中一個(gè)幾何體的三視圖如圖所示, 則長方體的體積為
試題詳情
16、已知長方體ABCD―A1B1C1D1的外接球的半徑為4,則△AA1B,△ABD,△AA1D面積之和的最大值為
試題詳情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個(gè)小題,解答應(yīng)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試題詳情
(1)當(dāng);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1)證明:平面平面PAC ; (2)如何在BC找一點(diǎn)F,使AD//平面PEF?并說明理由;
試題詳情
(3)若,對于(2)中的點(diǎn)F,求三棱錐的體積.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19、如圖,在三棱錐A-BCD中,側(cè)面ABD、ACD是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D是公共的斜邊,且AD=,BD=CD=1,另一個(gè)側(cè)面是正三角形 (1)求證:AD^BC (2)在直線AC上是否存在一點(diǎn)E,使ED與面BCD成30°角?若存在確定E的位置;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試題詳情
(1)求證:OD//平面PAB;
試題詳情
(2)當(dāng)求直線PA與平面PBC所成 角的正弦值; (3)當(dāng)k取何值時(shí),O在平面PBC內(nèi)的射影 恰好為△PBC的重心?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Ⅰ)求證: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I)求證:EF//平面PAD; (II)求證:平面PEC⊥平面PCD。 答案:
試題詳情
一、選擇題 1、C 2、3、D 4、B5、D 6、C 7、D 8、A 9、C 10、D 11、C 12、C
試題詳情
二、填空題 13、 14、②③ 15、48 16、32
試題詳情
三、解答題 17、解:(1)當(dāng)時(shí)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為正三角形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為二面角P―AC―B的平面角,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平面 平面PAC.
試題詳情
(2)取CD的中點(diǎn)F,則點(diǎn)F即為所求.∵E、F分別為CA、CD的中點(diǎn),.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3).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則有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設(shè),易得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解得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20、解法一:(1)∵O、D分別為AC、PC的中點(diǎn),
試題詳情
∴OD//PA,又PA平面PAB, ∴OD//平面PAB。(4分) (2)∵AB⊥BC,OA=OC ∴OA=OC=OB, 又∵OP⊥平面ABC, ∴PA=PB=PC 取BC中點(diǎn)E,連結(jié)PE,則BC⊥平面POE,作OF⊥PE于F,連結(jié)OF,則OF⊥平面PBC,
試題詳情
又OD//PA, ∴PA與平面PBC所成角的大小等于∠ODF。
試題詳情
在Rt△DOF中,
試題詳情
∴PA與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為(8分) (3)由(2)知,OF⊥平面PBC, ∴F是O在平面PBC內(nèi)的射影 ∵D是PC的中點(diǎn),若F是△PBC的重心,則B、F、D三點(diǎn)共線直線OB在平面PBC內(nèi)的射影為直線BD, ∵OB⊥PC, ∴PC⊥BD ∴PB=BC,即k=1,反之,當(dāng)k=1時(shí),三棱錐O―PBC為正三棱錐,此時(shí),O在平面PBC內(nèi)的射影為△PBC的重心。
試題詳情
21、解(Ⅰ)證明:如右圖,過點(diǎn)A在平面A1ABB1內(nèi)作AD⊥A1B于D,則由平面A1BC⊥側(cè)面A1ABB1,且平面A1BC∩側(cè)面A1ABB1=A1B,
試題詳情
得AD⊥平面A1BC.又BC平面A1BC 所以AD⊥BC. 因?yàn)槿庵?i>ABC-A1B1C1是直三棱柱, 則AA1⊥底面ABC,所以AA1⊥BC. 又AA1∩AD=A,從而BC⊥側(cè)面A1ABB1,
試題詳情
又AB側(cè)面A1ABB1, 故AB⊥BC. (Ⅱ)證法1:連接CD,則由(Ⅰ)知∠ACD就是直線AC與平面A1BC所成的角,∠ABA1就是二面角A1-BC-A的平面角,即∠ACD=θ,∠ABA1=j.
試題詳情
于是在RtΔADC中,sinθ=,在RtΔADA1中,sin∠AA1D=, ∴sinθ=sin∠AA1D,由于θ與∠AA1D都是銳角,所以θ=∠AA1D.
試題詳情
又由RtΔA1AB知,∠AA1D+j=∠AA1B+j=,故θ+j=. 證法2:由(Ⅰ)知,以點(diǎn)B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以BC、BA、BB1所在的直線分別為x軸、y軸、z軸,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
試題詳情
設(shè)AB=c(c<a=,則B(0,0,0),A(0,c,0),C(),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0,0,a) 設(shè)平面A1BC的一個(gè)法向量為n=(x,y,z),
試題詳情
則由 可取n=(0,-a,c),于是
試題詳情
n?=ac>0,與n的夾角b為銳角,則b與q互為余角.
試題詳情
sinq=cosb=,
試題詳情
cosj=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22、解:(I)取PD的中點(diǎn)G,連結(jié)FG、AG,則
試題詳情
FG//CD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四邊形AEFG為平行四邊形
∴EF∥AG
試題詳情
又AG平面PAD ∴EF∥平面PAD (II)∵PA⊥平面ABCD ∴PA⊥AE 又矩形ABCD中AE⊥AD ∴AE⊥平面PAD ∴AE⊥AG ∴AE⊥EF 又AE//CD ∴ED⊥CD 又∵PA=AD ∴在Rt△PAE和Rt△CBE中PE=CE ∵D為PC的中點(diǎn) ∴EF⊥PC 又PC∩CD=C ∴EF⊥平面PCD
試題詳情
又EF平面PEC ∴平面PEC⊥平面PCD 2009屆高考數(shù)學(xué)二輪專題突破訓(xùn)練――立體幾何(三)
試題詳情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gè)選項(xiàng)中,只有一項(xiàng)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已知是不重合的直線,是不重合的平面,有下列命題w.w.w.k.s.5.u.c.o.m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①存在直線,使;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③內(nèi)有不共線三點(diǎn)到的距離相等;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其中可以判定∥的有( )個(gè) A. 1
B. 2
C. 3
D. 4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5、一個(gè)正方體的體積是8,則這個(gè)正方體的內(nèi)切球的表面積是 (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6、正四面體ABCD的棱長為1,棱AB//平面,則正四面體上的所有點(diǎn)在平面內(nèi)的射影構(gòu)成圖形面積的取值范圍是( )
試題詳情
A. B.
試題詳情
C. D.
試題詳情
7、已知二面角,直線,,且a與l不垂直,b與l不垂直,那么( ) A.a與b可能垂直,但不可能平行
B.a與b可能垂直,也可能平行 C.a與b不可能垂直,但可能平行 D.a與b不可能垂直,也不可能平行
試題詳情
8、設(shè)正方體的棱長為,則它的外接球的表面積為( )
試題詳情
A. B.2π C.4π D.
試題詳情
9、三棱錐P―ABC的高PO=8,AC=BC=3,∠ACB=30°,M、N分別在BC和PO上,且CM=x,PN=2CM,試問下面的四個(gè)圖像中哪個(gè)圖像大致描繪了三棱錐N―AMC的體積V與x的變化關(guān)系()(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在外接球面上兩點(diǎn)間的球面距離是(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A. B.
試題詳情
C. D.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A.2
B.1 C.
D.
試題詳情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 13、一個(g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個(gè)頂點(diǎn)分別在正三棱柱的三條側(cè)棱上,已知正三棱柱的底面邊長為2,則該三角形的斜邊長為_________。www.xkb123.com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解答應(yīng)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7、四棱錐S-ABCD中,底面ABCD為平行四邊形,側(cè)面SBC⊥底面ABCD。已知∠ABC=45°,AB=2,BC=2,SA=SB=。 (Ⅰ)證明:SA⊥BC; (Ⅱ)求直線SD與平面SAB所成角的大;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I)求證:平面平面;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III)求與平面所成角的最大值.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是CD的中點(diǎn)。 (I)求證:AF//平面BCE; (II)求證:平面BCE⊥平面CDE;
試題詳情
為CE上的點(diǎn),且BF⊥平面ACE.
(Ⅰ)求證:AE⊥平面BCE;
(Ⅱ)求二面角B―AC―E的余弦值;
(Ⅲ)求點(diǎn)D到平面ACE的距離.
(Ⅳ)求證:平面BDF⊥平面ABCD
試題詳情
21、如圖,正三棱柱ABC-A1B1C1的所有棱長都為2, D為CC1中點(diǎn)。 (Ⅰ)求證:AB1⊥面A1BD; (Ⅱ)求二面角A-A1D-B的大; (Ⅲ)求點(diǎn)C到平面A1BD的距離; 答案:
試題詳情
一、選擇題 1、C 2、D 3、B4、B 5、C 6、D 7、B 8、C 9、A 10、C 11、D 12、A
試題詳情
二、填空題 13、解:一個(gè)等腰直角三角形DEF的三個(gè)頂點(diǎn)分別在正三棱柱的三條側(cè)棱上,∠EDF=90°,已知正三棱柱的底面邊長為AB=2,則該三角形的斜邊EF上的中線DG=,∴
斜邊EF的長為2。www.xkb123.com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三、解答題
試題詳情
因?yàn)?sub>,所以,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由三垂線定理,得.
試題詳情
(Ⅱ)由(Ⅰ)知,依題設(shè),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的面積.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解得.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因?yàn)?sub>,所以.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I)由題意,,,
試題詳情
是二面角是直二面角,
試題詳情
又二面角是直二面角,
試題詳情
,又,
試題詳情
平面,
試題詳情
又平面.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又.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III)由(I)知,平面,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當(dāng)最小時(shí),最大,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19.(I)解:取CE中點(diǎn)P,連結(jié)FP、BP, ∵F為CD的中點(diǎn),
試題詳情
∴FP//DE,且FP=
試題詳情
又AB//DE,且AB= ∴AB//FP,且AB=FP, ∴ABPF為平行四邊形,∴AF//BP。
試題詳情
又∵AF平面BCE,BP平面BCE, ∴AF//平面BCE。 (II)∵△ACD為正三角形,∴AF⊥CD。 ∵AB⊥平面ACD,DE//AB,
試題詳情
∴DE⊥平面ACD,又AF平面ACD, ∴DE⊥AF。又AF⊥CD,CD∩DE=D, ∴AF⊥平面CDE。
試題詳情
又BP//AF,∴BP⊥平面CDE。又∵BP平面BCE, ∴平面BCE⊥平面CDE。
試題詳情
20、解法一:(Ⅰ)平面ACE.
試題詳情
∵二面角D―AB―E為直二面角,且, 平面ABE.
試題詳情
(Ⅱ)連結(jié)BD交AC于C,連結(jié)FG,
試題詳情
∵正方形ABCD邊長為2,∴BG⊥AC,BG=,
試題詳情
平面ACE,
試題詳情
(Ⅲ)過點(diǎn)E作交AB于點(diǎn)O. OE=1. ∵二面角D―AB―E為直二面角,∴EO⊥平面ABCD.
試題詳情
設(shè)D到平面ACE的距離為h,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解法二:(Ⅰ)同解法一. (Ⅱ)以線段AB的中點(diǎn)為原點(diǎn)O,OE所在直 線為x軸,AB所在直線為y軸,過O點(diǎn)平行 于AD的直線為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 O―xyz,如圖.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在的中點(diǎn),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設(shè)平面AEC的一個(gè)法向量為,
試題詳情
則解得
試題詳情
令得是平面AEC的一個(gè)法向量.
試題詳情
又平面BAC的一個(gè)法向量為,
試題詳情
∴二面角B―AC―E的大小為
試題詳情
(III)∵AD//z軸,AD=2,∴,
試題詳情
∴點(diǎn)D到平面ACE的距離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為正三角形,.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的中點(diǎn),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在正方形中,,
試題詳情
平面.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為二面角的平面角.
試題詳情
在中,由等面積法可求得,
試題詳情
又,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所以二面角的大小為.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由得,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為正三角形,.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平面.
試題詳情
(Ⅱ)設(shè)平面的法向量為.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由(Ⅰ)知平面,
試題詳情
為平面的法向量.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Ⅲ)由(Ⅱ),為平面法向量,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點(diǎn)到平面的距離. 2009屆高考數(shù)學(xué)二輪專題突破訓(xùn)練――立體幾何(四)
試題詳情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gè)選項(xiàng)中,只有一項(xiàng)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在直三棱柱A1B1C1-ABC中,∠BAC=,AB=AC=AA1=1.已知G與E分別為A1B1和CC1的中點(diǎn),D與F分別為線段AC和AB上的動(dòng)點(diǎn)(不包括端點(diǎn)).若GD⊥EF,則線段DF的長度的取值范圍為( ) .w.w.k.s.5.u.c.o.m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A.30° B45° C. 60° D.90°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4、設(shè)直線m,n和平面,對下列命題:
試題詳情
(1)若;
試題詳情
(2)若所成角的大小也為;
試題詳情
(3)若;
試題詳情
(4)若上的射影為兩條直交直線,其中正確命題的個(gè)數(shù)為( ) A.2個(gè) B.1個(gè) C.3個(gè) D.4個(gè)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6、一個(gè)凸多面體各面都是三角形,各頂點(diǎn)引出的棱的條數(shù)均為4,則這個(gè)多面體只能是( ) A.四面體 B.六面體 C.七面體
D.八面體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8、在正三棱錐中,相鄰兩側(cè)面所成二面角的取值范圍是(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10、正三棱錐P―ABC的三條側(cè)棱兩兩互相垂直,則該正三棱錐的內(nèi)切球與外接球的半徑之比為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11、點(diǎn)P在直徑為的球面上,過P作兩兩互相垂直的三條弦(兩端點(diǎn)均在球面上的線段),若其中一條弦長是另一條弦長的2倍,則這三條弦長之和的最大值是(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12、已知中,AB=2,BC=1,,平面ABC外一點(diǎn)P滿足PA=PB=PC=2,則三棱錐P―ABC的體積是(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 13、若一個(gè)底面邊長為,棱長為的正六棱柱的所有頂點(diǎn)都在一個(gè)平面上,則此球的體積為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16、已知點(diǎn)O在二面角α-AB-β的棱上,點(diǎn)P在α內(nèi),且∠POB=45°.若對于β內(nèi)異于O的任意一點(diǎn)Q,都有∠POQ≥45°,則二面角α-AB-β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
試題詳情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解答應(yīng)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7、如圖,在三棱錐 中,側(cè)面 與側(cè)面 均為等邊三角形, , 為 中點(diǎn).(Ⅰ)證明: 平面 ;(Ⅱ)求二面角 的余弦值.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Ⅰ)求證:;
試題詳情
(Ⅱ)求二面角的大小;
試題詳情
|
|
試題詳情
19、如圖,已知三棱錐A―BPC中,AP⊥PC, AC⊥BC,M為AB中點(diǎn),D為PB中點(diǎn), 且△PMB為正三角形。 (1)求證:DM∥平面APC; (2)求證:平面ABC⊥平面APC; (3)若BC=4,AB=20,求三棱錐D―BCM的體積。
試題詳情
20、 四棱錐P―ABCD中,PA⊥面ABCD,PA=AB=BC=2,E為PA中點(diǎn),過E作平行于底面的面EFGH分別與另外三條側(cè)棱交于F,G,H,已知底面ABCD為直角梯形,AD//BC,AB⊥AD,∠BCD=135°(1)求異面直線AF,BG所成的角的大;(2)設(shè)面APB與面CPD所成的銳二面角的大小為θ,求cosθ.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Ⅰ)求證:平面平面;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能使?
請給出證明.
試題詳情
22、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PA⊥底面ABCD,∠, AB∥CD,AD=CD=2AB=2,E,F(xiàn)分別是PC,CD的中點(diǎn). (Ⅰ)證明:CD⊥平面BEF;
試題詳情
(Ⅱ)設(shè), 求k的值. 答案:
試題詳情
一、選擇題 1、A 2、C 3、D 4、B 5、A 6、D 7、D 8、A 9、C 10、D 11、D 12、D
試題詳情
二、填空題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16解析:若二面角α-AB-β的大小為銳角,則過點(diǎn)P向平面作垂線,設(shè)垂足為H.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又∵∠POB=45°,∴OC=PC=,而在中應(yīng)有 PC>PH
,∴顯然矛盾,故二面角α-AB-β的大小不可能為銳角。
試題詳情
即二面角的范圍是。 若二面角α-AB-β的大小為直角或鈍角,則由于∠POB=45°,結(jié)合圖形容易判斷對于β內(nèi)異于O的任意一點(diǎn)Q,都有∠POQ≥45°。
試題詳情
即二面角的范圍是。
試題詳情
三、解答題
試題詳情
所以為直角三角形,.
試題詳情
又.
試題詳情
所以平面. (Ⅱ)解法一: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為二面角的平面角.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為. 解法二: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設(shè),則.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故等于二面角的平面角.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為.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為二面角的平面角.
試題詳情
又,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由得.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二面角的大小為. 解法二:(Ⅰ)如圖,建立坐標(biāo)系,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Ⅱ)設(shè)平面的法向量為,
試題詳情
則,,
試題詳情
又,,
試題詳情
解得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平面的法向量取為,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19
試題詳情
∴MD//AP,
又∴MD平面ABC ∴DM//平面APC。 (2)∵△PMB為正三角形,且D為PB中點(diǎn)。 ∴MD⊥PB。 又由(1)∴知MD//AP, ∴AP⊥PB。 又已知AP⊥PC
∴AP⊥平面PBC, ∴AP⊥BC, 又∵AC⊥BC。 ∴BC⊥平面APC,
∴平面ABC⊥平面PAC, (3)∵AB=20 ∴MB=10 ∴PB=10
試題詳情
又BC=4,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又MD
試題詳情
∴VD-BCM=VM-BCD=
試題詳情
20解:由題意可知,AP、AD、AB兩兩垂直, 可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A(chǔ)―xyz,由平面幾 何知識(shí)知:AD=4,D(0,4,0),B(2,0,0), C(2,2,0),P(0,0,2),E(0,0,1), F(1,0,1),G(1,1,1)
試題詳情
(1)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2)可證明AD⊥平面APB,∴平面APB的法向量為
試題詳情
設(shè)平面CPD的法向量為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21(Ⅰ)證明: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平面.
試題詳情
又平面,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連結(jié)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又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由①②知平面
試題詳情
即當(dāng)時(shí),能使.
試題詳情
22、解法一(Ⅰ)證明: . PA⊥平面ABCD,AD⊥CD.
試題詳情
. ∴ CD⊥平面BEF.
試題詳情
(Ⅱ)連結(jié)AC且交BF于H,可知H是AC中點(diǎn), 連結(jié)EH,由E是PC中點(diǎn),得EH∥PA, PA⊥平面ABCD.
試題詳情
得EH⊥平面ABCD,且EH. 作HM⊥BD于M,連結(jié)EM,由三垂線定理可得EM⊥BD. 故∠EMH為二面角E―BD―F的平面角,故∠EMH=600. ∵ Rt△HBM∽R(shí)t△DBF,
試題詳情
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在Rt△EHM中,
試題詳情
得 分 解法2:(Ⅰ)證明,以A為原點(diǎn),
試題詳情
建立如圖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設(shè)PA = k,則,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得.
試題詳情
有
試題詳情
(Ⅱ)…7分 .
試題詳情
設(shè)平面BDE的一個(gè)法向量,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得 2009屆高考數(shù)學(xué)二輪專題突破訓(xùn)練――立體幾何(五)
試題詳情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gè)選項(xiàng)中,只有一項(xiàng)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A. ③
B
④
C. ①③
D. ②④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A.存在一條直線b,b∥α,a∥b B.存在一個(gè)平面β,α∥β
試題詳情
C.存在一個(gè)平面β,a∥β,α∥β D.存在一條直線b,bα,a∥b
試題詳情
3、已知直線m、l,平面α、β,且m⊥α,
l β,給出下列命題:①若α∥β,則m⊥l;②若α⊥β,則m∥l;③若m⊥l,則α∥β;④若m∥l,則α⊥β.其中正確命題的個(gè)數(shù)是 A.1
B.2
C.3
D.4
試題詳情
4、設(shè)a,b,c是空間三條直線,,是空間兩個(gè)平面,則下列命題中,逆命題不成立的是(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B.當(dāng),且c是a在內(nèi)的射影時(shí),若b⊥c,則a⊥b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5、設(shè)m,n表示不同的直線,表示不同的平面,且。則“”是“”的 ( ) A.充分但不必要條件 B.必要但不充分條件 C.充要條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條件
試題詳情
6、已知直線m ,n 和平面,則m//n 的必要非充分條件是(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9、如圖,在正四面體S―ABC中,E為SA的中點(diǎn),F(xiàn)為DABC 的中心,則異面直線EF與AB所成的角是( ) A.30° B.45°
C.60°
D.90°
試題詳情
10、如圖,在棱長為4的正方體ABCD―A′B′C′D′中,E、F分別是AD,A′D′的中點(diǎn),長為2的線段MN的一個(gè)端點(diǎn)M在線段EF上運(yùn)動(dòng),另一個(gè)端點(diǎn)N在底面A′B′C′D′上運(yùn)動(dòng),則線段MN的中點(diǎn)P的軌跡(曲面)與二面角A―A′D′―B′ 所圍成的幾何體的體積為( )
試題詳情
A. B.
試題詳情
C. D.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12、已知兩個(gè)不同的平面a、b和兩條不重合的直線m、n,有下列四個(gè)命題
①若m//n,m^a,則n^a;
②若m^a,m^b,則a//b;
③若m^a,m//n,nÌ b,則a^b; ④若m//a,aÇb=n,則m//n.
其中正確命題的個(gè)數(shù)是
( )
A. 0個(gè)
B. 1個(gè)
C. 2個(gè)
D. 3個(gè)
試題詳情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個(gè)小題。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 13、下面是關(guān)于三棱錐的四個(gè)命題: ①底面是等邊三角形,側(cè)面與底面所成的二面角都相等的三棱錐是正三棱錐; ②底面是等邊三角形,側(cè)面都是等腰三角形的三棱錐是正三棱錐; ③底面是等邊三角形,側(cè)面的面積都相等的三棱錐是正三棱錐; ④側(cè)棱與底面所成的角都相等,且側(cè)面與底面所成的二面角都相等的三棱錐是正三棱錐. 其中真命題的編號(hào)是_____________
試題詳情
14、四面體ABCD中,共頂點(diǎn)A的三條棱兩兩相互垂直,且其長別分為1、、3,若四面體ABCD的四個(gè)項(xiàng)點(diǎn)同在一個(gè)球面上,則這個(gè)球的表面積為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16、正方體ABCD―A1B1C1D1的棱長為1,E為A1B1的中點(diǎn),則下列五個(gè)命題:
試題詳情
①點(diǎn)E到平面ABC1D1的距離為 ②直線BC與平面ABC1D1所成的角等于45°;
試題詳情
③空間四邊形ABCD1在正方體六個(gè)面內(nèi)形成六個(gè)射影,其面積的最小值是
試題詳情
④AE與DC1所成的角為;
試題詳情
⑤二面角A-BD1-C的大小為. 其中真命題是
.(寫出所有真命題的序號(hào))
試題詳情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9個(gè)小題,解答應(yīng)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試題詳情
(1)求證:;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18、如圖所示,等腰△ABC 的底邊AB=6,高CD=3,點(diǎn)E是線段BD上異于點(diǎn)B、D的動(dòng)點(diǎn).點(diǎn)F在BC邊上,且EF⊥AB.現(xiàn)沿EF將△BEF折起到△PEF的位置,使PE⊥AE.記 V(x)表示四棱錐P-ACFE的體積. (1)求V(x)的表達(dá)式; (2)當(dāng)x為何值時(shí),V(x)取得最大值? (3)當(dāng)V(x)取得最大值時(shí),求異面直線AC與PF所成角的余弦值。
試題詳情
19、如圖,正三棱柱的所有棱長都為4,D為CC1中點(diǎn).
試題詳情
(Ⅰ)求證:;
試題詳情
(Ⅱ)求二面角的大。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20、 如圖,正三棱柱ABC―A1B1C1中,D是BC的中點(diǎn),AA1=AB=1.
(I)求證:A1C//平面AB1D;
(II)求二面角B―AB1―D的大;
(III)求點(diǎn)C到平面AB1D的距離.
試題詳情
21、如圖,正三棱柱的底面邊長是2,側(cè)棱長是,D是AC的中點(diǎn)。。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2)求二面角的大;
試題詳情
(3)求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答案:
試題詳情
一、選擇題 1、A 2、B 3、B 4、C 5、A 6、D 7、B 8、B9、C 10、D 11、C 12、D
試題詳情
二、填空題
試題詳情
三、解答題 17解:(1)由于
,,根據(jù)三垂線定理,
試題詳情
得.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時(shí)取得最大值.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設(shè)異面直線AC與PF夾角是 19解法一:(Ⅰ)取BC中點(diǎn)O,連結(jié)AO.
試題詳情
為正三角形,.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的中點(diǎn),
試題詳情
由正方形性質(zhì)知,
試題詳情
.
試題詳情
又在正方形中,,
試題詳情
平面.
試題詳情
(Ⅱ)設(shè)AB1與A1B交于點(diǎn),在平面1BD中,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為二面角的平面角.
試題詳情
在中,由等面積法可求得,
試題詳情
又,.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如圖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
試題詳情
則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平面.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由(Ⅰ)為平面的法向量.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I)證明:連接A1B,設(shè)A1B∩AB1 = E,連接DE. ∵ABC―A1B1C1是正三棱柱,且AA1
= AB, ∴四邊形A1ABB1是正方形, ∴E是A1B的中點(diǎn), 又D是BC的中點(diǎn), ∴DE∥A1C.
試題詳情
∵DE平面AB1D,A1C平面AB1D, ∴A1C∥平面AB1D. (II)解:在面ABC內(nèi)作DF⊥AB于點(diǎn)F,在面A1ABB1內(nèi)作FG⊥AB1于點(diǎn)G,連接DG. ∵平面A1ABB1⊥平面ABC, ∴DF⊥平面A1ABB1, ∴FG是DG在平面A1ABB1上的射影, ∵FG⊥AB1, ∴DG⊥AB1 ∴∠FGD是二面角B―AB1―D的平面角
試題詳情
設(shè)A1A
= AB = 1,在正△ABC中,DF=
試題詳情
在△ABE中,,在Rt△DFG中,,
試題詳情
所以,二面角B―AB1―D的大小為 (III)解:∵平面B1BCC1⊥平面ABC,且AD⊥BC,
試題詳情
∴AD⊥平面B1BCC1,又AD平面AB1D,∴平面B1BCC1⊥平面AB1D. 在平面B1BCC1內(nèi)作CH⊥B1D交B1D的延長線于點(diǎn)H, 則CH的長度就是點(diǎn)C到平面AB1D的距離
試題詳情
| | | | | | | | | | | | | | | | | | | | | |